全民試車手廖怡塵早在2013年的時候,已開始在籌備汽車的節目,最初的嘗試是新車試駕及剖析新車的議題,迄今已有10年之久,其Youtube頻道《全民瘋車Bar》也有超過50萬訂閱數。除了傳統汽油車外,廖怡塵本身也是一位電動車的車主,也試駕過不少型號的電動車,包括歐系、美系、日系、以及國產納智捷、對岸的小米、比亞迪……等等。因其豐富多采的經歷,受邀於TAIPEI AMPA 2024的【達人講堂】中以《電動車新趨勢:亮點技術與未來發展》為題,分享他對電動車的心得及未來發展的看法,供還在猶豫是不是要入手電動車的你參考。
攝影:北美智權報 唐銘偉
要探討電動車,先要了解電動車是怎樣的一種存在。廖怡塵以電動車才有的獨占功能說起,列出了一般民眾普遍喜歡電動車的3個原因,包括零碳排、超靜音及高效能。
電動車3大獨占功能
(1) 電動車是真環保?
針對第一點零排放,一般人都認為開電動車非常環保,不會產生任何的廢氣排放,是真正環保的出行方式;在環保愛地球的前提下,才會選擇開電動車。然而,這觀念是對的嗎?廖怡塵指出,這不一定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要怎麼樣比較環保呢?其實要看一台電動車從零到有,從生成到生命結束,到回收之後,再去計算它的碳排放量以及回收的成本,才會知道在轉換成電動車後,是不是真的比較環保。」
雖然道理很簡單,但是在真正計算的時候,卻非常複雜。除了生產及回收的過程及手段外,還要看電動車使用者所使用的能源是怎樣產生的。例如是燒煤產生電的話,在環保一項就要打上大大的問號。因為在燒煤產生電的同時,會有很多的碳排放量。假設是使用核能的話,情況便不太一樣。廖怡塵指出,在使用核能發電時,基本上碳排放量非常非常低,可以說是沒有什麼碳排放的;因此,核電在歐洲被列為綠能。不過,牽涉到核能的議題,除了環保,還有其他像是安全的問題衍生,並不在此次討論範圍。
廖怡塵重申,要探討電動車是否環保,要視乎使用者所在地區所使用的能源來決定。他指出曾有大學的教授分析過各國的能源配置比例,再去計算電動車使用起來是不是環保,台灣目前的能源以燒煤及核能為主,計算起來目前使用電動車算是環保的。
(2) 有人喜歡靜音,有些人卻不
第二個大家會喜歡電動車的普遍原因是超級靜音,很多人喜歡上電動車是因為開過一次之後就回不去了。主要是因為電動車開起來很安靜,甚至有人說開起來像在坐捷運一樣。廖怡塵表示,這是因為在行駛的過程當中,只有馬達驅動的關係,沒有變速箱,也沒有換擋的感覺,所以整體過程非常平順。此外,傳統的汽油車大概有3萬多個零件,但現在的電動車大概只剩下1萬多個零件。廖怡塵指出,「當一台車有3萬多個零件,而這3萬多個不同的零件來自多個供應商,要將3萬多個零件設計、組合,讓它們非常和諧平順運作是非常困難的;但現在進入電動車時代後,便完全不一樣了。在只有1萬多個零件的情況下,要控制這些零件的運作相對的簡單許多。而且,電動車因為沒有變速箱與引擎之間的互動合作,去掉了很多傳動的媒介,所以運作起來它會像魔毯一樣;因此很多人說開過電動車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不過,不是每個人都鍾情於電動車的靜音的。廖怡塵表示,對像他一樣很喜歡汽車的人來說,電動車可以說是一場災難。他說,「比如說BMW的性能車款,開起來的時候有它的聲浪,還有它機械的回饋,這些都是愛車人士喜歡的。」但對一般大眾來說,的確有很多人喜歡的是靜音,感覺非常舒服。
(3) 高效能無庸置疑
高效能是第三個大眾會喜歡電動車的普遍原因。電動車的效能的確非常高,因為它是用電動馬達來驅動的。廖怡塵提出一個概念:大家在買車的時候,都會比較車子的性能,如果一台車有200匹的馬力,在傳統汽油車來講,沒有到非常大,但也不小;然而,當在選擇電動車的時候,同樣都是200匹馬力,但這和汽油車的200匹馬力開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因為汽油車是用汽油驅動的,要使用汽油驅動引擎達最大的轉速,才會有一個最大扭力;自然進氣引擎大概要到4,400轉的時候,才會有最大扭力,而渦輪進氣引擎也大概要1,700轉至1,800轉,就會有很大的扭力。然而,電動馬達則是油門一踩,馬上可以提供最大扭力,扭力的輸出非常及時。所以即便電動車很重,普遍都超過兩噸以上,但使用者在開起來的時候卻感覺很敏捷,尤其是在超車的時候。
電動車的專屬優勢
選擇電動車與否,與一般購物消費行為是相仿的,最講究的是性價比。以下就從性能及價格的不同面向,探討現在是不是入手電動車的好時機。
(1) 投資回收期短
在談到電動車的專屬優勢時,廖怡塵第一個提到的是投資回收期短,他說這一點在以前根本就是天方夜談。因為即使是同級別的電動車和汽油車,價格是完全不一樣的,通常電動車都會比汽油車更高一級。假設同樣級別都有出電動車,那就會比同級別的汽油車大概貴20萬左右,那要靠什麼省回來多花的20萬呢?一般人想到的是充電會比燃油便宜,再來就是免維修、免保養。沒錯,電動車除了刹車要保養及輪胎要定時更換外,沒有什麼是特別需要保養的,與燃油車最強調的五油三水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一般使用者最期望的是可以透過充電、透過免保養等手段,把錢省回來;然而,要省下20萬是一段非常漫長的過程。那為什麼現在會提出投資回收期短這個優勢?廖怡塵指出,主要是因為在2024年4月,台灣的電動車的價格漸漸開始下降,而這也是全球的趨勢。像納智捷的N7,是RAV4 CRV等級大小的電動車,5月時的入門價是109.9萬,在過去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所以才說投資的回收期短。另外,排定在6月13日上市的MG4純電動休旅車,預估售價也是百萬台幣有找,可以說電動車已進入平價時代。
如果對平價品牌沒有興趣的話,也可以看一下BMW。BMW去年底推出來的新車X2,分別有燃油車及電動車車款;其入門的燃油車只要加12萬,便可以升級電動車。[1]廖怡塵認為,BMW在台灣的策略是要強推其電動車,即使犧牲利潤,也希望可以多一點人入手BMW的電動車,以搶攻豪華品牌電動車的市場。作為豪華品牌的汽車,以BMW電動車的價格來說,CP值是頗高的;至於能不能把升級的12萬價差省回來,則要視乎每個人的使用習慣而定。
如將充電價格與汽油價格作一比對,廖怡塵保守估計1度電大概可以跑5公里,如果家裡有充電樁的話,充1度電大概是3塊錢左右,所以如果跑10公里充電就是要10塊錢;如果換成是燃油車,大概是1公升汽油可以跑10公里,平均約30塊1公升;兩者大概是5倍的價差。若以這種方式比較,很明顯是行駛里程數越多便越有可能把投資回收。
(2) 充電很方便
充電很方便這件事情也是以前做不到的。幾年前充電樁還沒有那麼多,但隨著許多的原廠開始販賣電動車,這些原廠也開始構建充電網,或是跟協力廠商合作進行,因此現在台灣已越來越多充電樁,而支援的APP也是越來越多,現在電動車充電是相對方便的。此外,以往在社區中是不太允許裝充電樁的,但現在情況已大幅改善;甚至有社區不僅允許住戶自己裝充電樁,也考慮是不是社區自己拉電網,讓大家可以一起省錢。
(3) 更舒適更安全
第3個要提到的電動車專屬優勢就是更舒適更安全。就舒適部分,如前所述,好像魔毯、捷運一般,既安靜又沒有震動。而在安全部分,由於電動化的原故,所以車上會裝設更多不同的電子系統,讓使用者安全更有保障。
廖怡塵進一步解說,他先舉了特斯拉哨兵模式的例子。哨兵模式的運作是當駕駛停車離開之後,就好像有人站哨一樣,特斯拉利用車上的鏡頭,時時刻刻捕捉周遭的狀況,如果有任何風吹草動,便會用APP傳訊息給車主,告訴周遭可能有人鬼鬼祟祟的;甚至可以設定在有人靠近之後就按喇叭或是閃燈,以警告入侵者現在被監控。這些操作都是靠大電池、大量的電力才能做到的,因此燃油車絕對沒有辦法實現。
此外,在安全的部分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廖怡塵指出自動駕駛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6個等級,從等級0開始,到level one至level five。「等級0代表這輛車什麼都沒有,連ABS都沒有,最早期賓士發明的全世界第一輛汽車就是level 0,什麼操控全部都是靠自己;到有了ABS就到了 level one。現在我們普遍的出廠新車都達到了level 2,那Level 2的定義是什麼呢?Level 2就是系統可以控制你的油門,還可以加速、可以刹車、可以控制你的方向盤,當你在精神不濟的時候,它還可以協助你維持在車道的正中央,讓你不會靠到旁邊的車子或是撞到旁邊的牆壁;這是目前現在進行式。」
到了level 3就是在某些特定條件之下,系統可以自己去完成自動駕駛任務,接下是level 4就是自動駕駛程度提升,到了level five就是到達了真正的全自動駕駛,如同無人計程車一樣,用APP叫車之後,一坐上去就會自動開走,到達設定的目的地,這就是特斯拉正在努力經營要達到的目標。
當然自動駕駛不代表就比人類駕駛安全,這邊要表達的是,人是血肉之軀,身體會有各種狀況,如疲勞或不適,如有智能型系統輔助駕駛,安全度一定會提升。如電動車廠引進的生物辨識系統,可追蹤駕駛人的眼球動態,偵測有沒有打瞌睡,適時提醒駕駛要休息。
備註:
- 於2023年10月時,BMW X2輕油電車款售價225萬,iX2電動車款售價237萬,僅相差12萬元。
作者: |
李淑蓮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
學歷: |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