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法規解析           
 
魔鬼藏在細節裡
從Disclaimer/Disavowal相關近期判例談起
黃蘭閔/北美智權法規研究組

美國最高法院一再強調,發明是否為可予專利客體,不是單靠專利撰稿人的功力決定(註1),專利寫作對象並非律師,而是所屬技術領域中具通常知識者(註2)。話雖如此,一地禁止吸煙代表有人會在此吸煙,警語出現,往往意味環境中確有此一現象。專利法條及歷年判例構築成極其專業的知識體系,技術人員自認很有價值的專利發明,卻可能讓律師貶為破綻百出的壁紙,Fed. Cir.近期宣判的X2Y v. ITC註3)、GBT v. Apple註4)兩案堪為例證。

Disavowal及Disclaimer

X2Y v. ITCGBT v. Apple兩案原告敗訴,原因是被認定有說明書否定(specification disavowal)及申請程序放棄(prosecution disclaimer)事實,限縮了專利範圍。何謂專利範圍的否定放棄?兩案判決書執筆法官Kimberly A. Moore在GE Lighting Solutions v. Agilight註5)一案曾整理如下:

  • 除非有自定辭彙(lexicography)、否定放棄的例外情況,專利範圍應就說明書及申請歷程以文字的通常意思解釋,而且不能分拆開來考慮。而自定辭彙、否定放棄有嚴格的認定標準,不是能隨便達到的門檻。
  • 專利權人須明確定義系爭請求項用語,且明白表達要定義該用語的意圖,才能構成自定辭彙的例外情況。同理,專利說明書或申請歷程須明示該發明不包含特定特徵,才會構成否定放棄的例外情況。
  • 然而,不宜拿說明書裡較佳實施例(preferred embodiment)出現〔但請求項未寫入〕的限制特徵(limitation)限縮專利範圍,即使說明書裡僅有單一一個實施例也不宜如此解釋,除非,其內部記錄(intrinsic record)可以明白看出專利權人確實有意作此限縮。

至於哪些情況構成否定放棄?Moore法官進一步列舉以下案例:

  • 出現特定語句:“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 .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 . .”、“all embodiment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are . . . .”之類。
  • 說明書裡寫成功製作特定步驟是必要條件(“successful manufacture” a particular step was “require[d].”)。
  • 說明書提示該發明靠推力運作,並描述推力為本發明重要特徵(“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 專利一再指稱一實施例過時(“antiquated”)、先天不足(having “inherent inadequacies”),並說這些問題讓它難以實施。
  • 說明書描述,較佳實施例一特徵就本發明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特徵(“very important feature . . . in an aspec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且對該特徵其他替代方案語多貶抑。

這些判例原則應該不是一般技術人員所能掌握,事實上,即使是熟悉判例原則的專家,面對個案情況,還是極有可能推導出不同的結論。

GE Lighting Solutions v. Agilight

GE Lighting Solutions v. Agilight牽涉多項專利,以其中一項編號7,832,896的系爭專利(’896專利)為例,Fed. Cir.判決文直說這是件難下判斷的Close Case:專利發明為包覆LED的光學元件,系爭請求項限定該元件內層輪廓實質為橢圓形,外層大致為球形(substantially ellipsoidal inner profile and generally spherical outer profile),但未說明內層輪廓需全部或一部實質為橢圓形。

若限定內層輪廓全部實質為橢圓形,即無侵權。最後Fed. Cir.判定只需一部實質為橢圓形,所持理由是:’896專利圖式7(圖一)內層輪廓(圖式符號152)僅部分呈橢圓形。除非有反向跡證,解讀請求項範圍時一般不會排除較佳實施例,倘若這是揭露的唯一實施例,更是如此。而本案不存在前述例外,其申請程序及說明書都未提示專利權人意圖限定內層輪廓全部實質為橢圓形。

圖一:’896專利圖式7

圖二:’824專利圖式14

圖三:Reyna法官不同意見圖示

然而Jimmie V. Reyna法官有不同意見:’896專利說明書錯誤描述圖式7揭露的內層輪廓,多數意見作成有利專利權人的判決,但專利文件有明顯疑義,進而影響專利範圍判斷,其利益一般應歸諸公眾。為與引證前案6,566,824號專利(’824專利)有所區別,申請期間才於系爭請求項加入輪廓線形限制,當時專利權人答辯曾說’824專利圖式14(圖二)與其所請發明剛好顛倒(意指’824專利圖式14輪廓外為橢圓,內為球形),若採多數意見解釋方式,824專利圖式14也可說是外層一部為球形,內層一部為橢圓(圖三)。但Reyna法官論點最終未說服另兩位承審法官。

X2Y v. ITC

系爭專利7,609,500(’500專利)、7,916,444(’444專利)、8,023,241(’241專利)皆為X2Y共同創辦人Anthony A. Anthony父子發明,前者終身拿到逾百件專利,2003年曾獲頒IEEE EMC Society技術成就獎。X2Y屬本身不實施其專利發明的NPE,因控告Intel侵權並請求ITC禁止搭載相關產品的電腦進口到美國,2012年時曾驚動多位美國國會議員發函力阻ITC發布禁制令。最後ITC作成有利Intel的裁決,X2Y於是向Fed. Cir.提起上訴(註6)。

本案關鍵在系爭請求項電極元件是否限定為「三明治」結構(“sandwich” configuration),若是,即無侵權。而Fed. Cir.認定的確有此限定,理由是:

  • ’500專利描述此一結構為所有實施例通用(“universal to all the embodiments”),且為所有實施例或該發明意涵的重要元件(素)(“an essential element among all embodiments or connotations of the invention”)。同一段文字寫入6,738,249號專利(’249專利),以援引加入(incorporation by reference)的方式植入了’444專利。
  • ’500及’444專利都援引5,909,350號專利(’350專利)加入其專利稿件內容,而’350專利聲稱,無論使用什麼材料,三明治結構為所有實施例共通特徵(“feature[] universal to all the embodiments”)。
  • 兩造同意系爭專利電極元件採同一解釋,故不另外單獨討論’241專利。
  • 一旦援引加入,即為該專利有效內容,有如全文寫入一般,因此援引的專利若有否定放棄文字,即等同在專利稿中加入了這些否定放棄文字。’500及’444專利申請過程並未表明取消前述否定放棄文字,因此這些否定放棄文字限縮了兩件專利的保護範圍。

GBT v. Apple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GBT)是專攻W-CDMA技術的NPE,系爭專利包括6,574,267號專利(’267專利)、7,359,427號專利(’427專利),其發明可降低複數行動台發送信號相互干擾的風險,發明人皆為GBT技術部門要角。更早之前,GBT已先拿’267專利在德州提告,當時經兩造合意,系爭請求項中的Preamble(前文)一詞法院解釋為:擴大後發射、用以與基地台傳輸通訊的信號。前次訴訟尚未結束,GBT即利用’267專利Reexamination程序及後來公告為’427專利的延續案新增請求項,並利用新取得的專利範圍於德拉威爾提起新一回合訴訟,而此次勝負關鍵仍是Preamble一詞的詮釋,若Preamble仍限定需先擴大後發射,即無侵權。

’267專利Reexamination程序及’427專利審查期間,GBT曾以IDS呈報前述Preamble文字的德州訴訟法院詮釋。GBT主張,IDS呈報內容不代表放棄較大的保護範圍,新增的專利範圍無自定辭彙、否定放棄等例外情況,Preamble一詞應作通常意思解釋,信號的擴大及發射無先後之分。

不過,德拉威爾地院及Fed. Cir.皆認為,本案Preamble一詞仍受前次訴訟的專利範圍解讀(claim construction)結果拘束,限定信號需先擴大後發射。Fed. Cir.判決書羅列以下理由:

  • GBT IDS中請求USPTO明確考慮(“expressly consider”)呈報的Preamble一詞相關內容,USPTO及公眾自然會據以判斷所請發明保護範圍。
  • 若只是純粹揭露可能為實質相關的先前技術,一般不會導致所請發明範圍自動限縮。但這不是一般的IDS,先前判例曾有教示,IDS所附申請人說辭可作為限縮專利範圍的依據。GBT的呈報內容告訴了USPTO Preamble一詞作何解釋,自應受其約束。
  • 依既有判例,GBT可以在申請期間撤回這段放棄文字,但卻沒有主動撤回,也從未通知USPTO其Preamble字意不同於呈報的前次訴訟定義。

結語

理想狀況下,專利應有公示作用,足以明確昭告其保護範圍、讓公眾知道哪些還可開放使用。只不過,專利範圍的解讀牽涉太多技術及法律層面的推敲,一般技術人員,甚至是專利領域的專家,都未必能準確判斷。

中文專利稿常見的「本發明」一詞直翻即為“the present invention”,援引加入優先權基礎案內容是專利撰稿普遍作法,請求官方明確考慮之類文字則是許多IDS的制式用語。X2Y v. ITCGBT v. Apple等案可能讓部分專利從業人員嚇出一身冷汗。

專利除了是份技術文件,也是法律文件,專利寫作、申請程序處處充滿陷阱。專利是門非常專業的學問,這話不是說說而已。

備註

  1. Alice Corp. v. CLS Bank Int’l, 134 S. Ct. 2347 (2014)(Thomas, J.),請見http://www.supremecourt.gov/opinions/13pdf/13-298_7lh8.pdf
  2. Nautilus, Inc. v. Biosig Instruments, Inc., 134 S. Ct. 2120 (2014)(Ginsburg, J.),請見http://www.supremecourt.gov/opinions/13pdf/13-369_1idf.pdf
  3. X2Y Attenuators, LLC v. ITC, (Fed. Cir. 2014),請見http://www.cafc.uscourts.gov/images/stories/opinions-orders/13-1340.Opinion.7-2-2014.1.PDF
  4.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v. Apple Inc., (Fed. Cir. 2014),請見http://www.cafc.uscourts.gov/images/stories/opinions-orders/13-1496.Opinion.7-10-2014.1.PDF
  5. GE Lighting Solutions, LLC v. AgiLight, Inc., (Fed. Cir. 2014),請見http://www.cafc.uscourts.gov/images/stories/opinions-orders/13-1267.Opinion.4-28-2014.1.PDF
  6. “Intel Wins X2Y Patent Case Said to Threaten U.S. Jobs”,請見http://www.bloomberg.com/news/2013-02-15/intel-wins-x2y-patent-case-said-to-threaten-u-s-jobs-1-.html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