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患是否有自主決定權取得未經藥品監管機構(如美國FDA)核准上市之藥品以治療疾病的議題,即所謂試用權(right to try)牽涉藥品上市審查規定與病人自主權間衝突。1962年美國國會通過食品藥物化妝品法(Federal Food, Drug, and Cosmetic Act)修正案,要求藥品在上市之前,藥商必須提供實質證據(substantive evidence)證明藥物安全(Safe)且有效(efficacy)。至此,FDA核准新藥上市之標準,系建立於藥商可否提供藥品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證據;這種審查機制,可以確保民眾免除接觸不安全藥品的風險,與一般民眾期待相符。
完整臨床1期至3期試驗,可保障上市藥品安全性與有效性,然而,針對癌症末期的病人,或是其他患有威脅生命疾病之病患,採取現有方式已無法有效治療,若能儘早取得其他治療方案,無疑是為病患帶來新的機會。因此,基於人道立場,1962年食品藥物化妝品法,訂有一些方式可以使病患取得試驗中藥品的例外規定。但仍然有許多病患因為不符合參與臨床試驗資格而無法取得試驗用藥,在等待藥品的期間中過世,因此也引發病人是否可以自主決定試用藥品的爭議。然而。美國在2003年,聯邦法院在Abigail Alliance v. Von Eschenbach[6](以下簡稱Abigail Alliance案),判定試用藥品不屬於基本人權。
2003年7月,Abigail Alliance起訴FDA,主張FDA拒絕病患可購買試驗藥物,構成侵害患者隱私、自由、生命程序權(due process right to life)的基本人權(due process)。2004年8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裁定FDA勝訴,認為FDA的政策並未侵犯患者的憲法權利,且拒絕病患購買試驗藥品與FDA保護公共衛生利益一致[7]。Alliance上訴,2006年5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上訴法院的三名法官上訴小組(a panel of the U.S. Court of Appeals for the District of Columbia Circuit)認為末期病人取得尚未核准的完成臨床一期藥品係憲法保障基本人權。
不論是台灣的藥事法第48-2條或美國的「試用權(right to try)」法,性質上類似一種因應緊急狀況而採取之促進醫療對策可用性和使用性機制,稱為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EUA),有別於傳統的審查,特別是一般新藥上市至少要求2個樞紐性試驗(pivotal trial)數據完整的資料,緊急使用授權在有限數據的情況下,衛生主管機關可暫時允許藥物使用於特定病患,未來可能要求以風險管理計畫或上市後試驗補齊資料,或於緊急狀況結束後廢止許可,此機制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方才適用,非常規性的核准。
Abigail Alliance for Better Access to Developmental Drugs v. von Eschenbach, 469 F.3d 129 (D.C. Cir.2006).
CONSTITUTIONAL LAW — SUBSTANTIVE DUE PROCESS — EN BANC D.C. CIRCUIT REJECTS FUNDAMENTAL RIGHT TO EXPERIMENTAL MEDICATIONS. — Abigail Alliance for Better Access to Developmental Drugs v. von Eschenbach, 495 F.3d 695 (D.C. Cir. 2007) (en banc), cert. denied, 128 S. Ct. 1069 (2008), https://harvardlawreview.org/wpcontent/uploads/pdfs/abigail_alliance_v_von_eschenbach.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