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律制度係對於原創性表達提供法律保護,以促進創作保護與概念的自由流動。美國著作權法提供六項專有權,以保護著作人其「附著於有形實體媒介物(tangible medium)上的作者原著,且具有原創性(original works of authorship)作品」不受侵犯。美國著作權法所規定受保護的作品包括:電腦程式、文學,音樂和戲劇作品、電影(motion picture)和錄音(sound recording)、和繪畫、雕塑和建築作品(pictorial, sculptural, and architectural works.)[3]等類別。其次,依照美國著作權法第106條規定[4],六項專屬權利分別為重製(reproduction)、公開散佈(public distribution)、公開演出(public performance)、公開展示(public display)、衍生作品製備(preparation of derivative work)和透過數位音頻傳輸公開演出的權利。又因美國著作權法係保護思想的表達,而非思想本身。因此,一旦作品以有形的形式表達,就受到著作權法律保護。
著作權刑事處罰只適用於著作權侵權行為的一小部分,因此某一案例事實若可以成立著作權民事侵權責任,但未必可成立著作權刑事責任。例如,在著作權民事責任中,可以使行為人負擔著作權侵權嚴格責任,換言之,原告無須證明被告的主觀要件,只要有侵權行為,則成立民事責任,[8]但是在刑事責任,必須要證明被告有侵害著作權之認識,也就是必須證明被告之主觀要件。1976年Bright Tunes Music Corp. v. Harrisongs Music, Ltd案,法院以被告「下意識」抄襲較早之前歌曲而成立民事侵權責任,但如果要追就著作權刑事責任,則必須證明被告具有惡意,也就是明知其行為構成侵權。
另外,如果在不修法的情況的調整,即強化主觀要件之證明,以降低著作權刑事責任之適用。以美國著作權刑事制度為例,為了建立著作權刑事責任,依照美國著作權法§506(a)檢察官必須證明被告有侵害著作權的惡意(故意),如果僅證明著作被重製或被散布並不足以構成刑事責任。因此,行為人如果真誠相信其所使用著作方式符合教育目的之合理使用,則不構成侵權。美國法院多數法院意見,認為著作權刑事案件中的「故意」採取嚴格的認定標準,意即必須符合「故意違反已知法律責任」。例如於United States v. Moran[12]乙案,法院認為故意侵權亦即「自願,故意違反已知法律義務(voluntary, intentional violation of a known legal duty)」。
OECD/EUIPO (2016), Trade in Counterfeit and Pirated Goods: Mapp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ECD Publishing, Paris.
U.S. 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 Intellectual Property: Observationson Efforts to Quantify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Counterfeit and Pirated Goods(Publication Number GAO-10-423) (April 2010)
Kelly vL.L. Cool J., 145 F.R.D. 12 32,39(S.D.N.Y. 1992年)
Bright Tunes Music Corp. v. Harrisongs Music, Ltd., 420 F. Supp.177 (S.D.N.Y. 1976) (finding infringement where composer “subconsciously”copied earlier 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