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彗星撞地球!全球通訊產業將展開「生態系」之戰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12.02

過去在通訊產業界裡,高通(Qualcomm)利用專利賺了很多錢,美國產業界已經在醞釀怎麼將進行一場生態大改變。美國曾經思考國科會是不是該多放一些通信的研究來贏得領導權,但主流聲音似乎在改變,那就是改變生態系統(Ecosystem)。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光禎大膽預言,倘若拚不過現在主流的領導廠商,美國產業界可能啟動再一次的「彗星撞地球」,如果沒有意外,未來幾年內將會看到通訊產業出現重大洗牌,國際的IP戰爭也將有新的面貌!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光禎日前以「物聯網:超越供應鏈競爭」為題,在智慧財產局主辦的「智財經營扎根計畫-通訊產業專利趨勢與專利訴訟分析研究」菁英論壇中受邀發表專題演說。陳光禎從美國回到台灣任教超過二十載,2011年榮獲IEEE通訊學會「無線通訊貢獻獎」,更是台大第一個被借調到產業界創業的教授。他對於未來物聯網戰爭、台灣與大陸紅色供應鏈競爭,乃至台灣推動產業政策的盲點,均有獨到的見解,以下為陳光禎本次演講的重點摘要。

圖一、台灣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陳光禎預言,通訊產業未來幾年將出現彗星撞地球。

北美智權報李淑蓮/攝影

表一、陳光禎教授重要獲獎紀錄

年份

獎項

2014

IEEE Jack Neubauer Memorial Award

2012

Distinguished Lecturer of the IEEE Vehicular Technology Society

2011

IEEE Communications Socie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ecognition Award

2007

IEEE Fellow

資料來源:台大電機資訊學院

深圳崛起,台灣如何與紅色供應鏈競爭?

去年美國很多場合都在研究深圳供應鏈,而不再是台灣,套句對岸用語,「已經開始從質變到量變了」。比較起來,歐美廠商還是比較喜歡和台灣做生意,但是隨著大陸報價越來越低,兩岸差距就會日益拉大。台灣教育部推動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給所有大學經費共計為五年500億元,但光是一間深圳大學就能獲得三年人民幣50億元(約合新台幣250億元)。我們不能再用過去角度看深圳,深圳是一個全新的城市,沒有歷史包袱,可以重新規劃和發展。

過去供應鏈是台灣的優勢,從台北到新竹只要短短75公里,除了CPU是intel做的之外,其餘的主要元件都可以在台灣找得到;而現在深圳人口約1,000萬人,幾乎也生產所有零組件,和台灣相比,深圳只差沒有台積電、聯發科,但在上海也有排名不錯的公司。另一方面,深圳也有我們沒有的電信設備商華為以及網路電商(internet E-Commerce)公司。紅色供應鏈已經成為台灣的威脅,台灣的供應鏈應該如何與大陸競爭呢?靠的就是成本、速度、品質、信賴度,以及供應鏈的完整和效率。

高手之間競賽,比的就是那些微的差距,以前台灣是成棒,深圳是少棒,現在深圳迎頭趕上,和台灣比的正是那一點點。台灣要打哪一級的棒球,是要想清楚的問題。雖然internet這一波大陸的公司發展的比台灣成功,下一回再贏回來就好了!

台灣產業政策的盲點

網路和行動通訊是過去三十年人類科技重要的兩樣發現,而在未來,通訊產業市場上最重要的科技,非「手機上網」(Mobile internet)莫屬。行動通訊(Mobility)在物聯網領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五年前在Mobility還不受重視的時候,intel CEO就堅持Intel-台大創新研究中心一定要研究Mobility,現在證明intel是對的。證明一件事情通常需要花長時間來驗證,台灣政府平均每年都有新的東西再推動,但往往都只有「元年」,很少有第二年繼續推動。

台灣的另一個盲點是不去管現在產業實際的結構,只根據產業的一小部分去制訂全部的政策,進而發展科技,我從美國回台灣這20幾年來,這樣的情況一直重蹈覆轍,就像是不停把錢丟到水裡面。營利事業不是慈善事業,不追求營收就沒錢,但拿到營收不見得能賺到利潤。營收(Revenue)不等於利潤(Profit),我們的產業政策不能停留只在追求「營收」,就算有營收上兆的產業,不代表就會有利潤,結果還是沒錢。

物聯網的科技成分包括:解決方案(要告訴人家如何付錢?如果不願意付錢就沒用);系統整合(這又和台灣擅長做的小東西背道而馳)、IOT資料分析、建立關係網路(要會講故事、發展社群、能將東西賣出去)。物聯網的成功需要大規模的整合,但台灣12年的國教,只教會學生反應要快、訓練學生的反射動作,經過六年的中學教育後,就算學生進了台大電機系,在這樣的教育背景下,要如何能做系統整合(system intergration)呢?

機會還是假象?談物聯網時代的創意與創新

在網路時代,最不缺的東西就是創新,我從來不帶學生參加創業比賽。我會問學生,一個比賽最高獎金可能是100萬、200萬元,如果你有一個好的點子,以後可以像Google一樣發揚光大,如果你參加這個比賽,也順利拿到第一名,但是你的idea已經曝光全讓世界都知道了,這樣你還會想參加比賽嗎?不過,我仍鼓勵學生抓住一個點,真正去實踐創業。

網路時代的特點就是資訊快速流通,任何好的idea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遞到全世界很多地方,也許你覺得你在想一個聰明的點子,但是根據統計,再好的點子,平均都有6個人同時在構思。IOT時代最熱門的就是物聯網平台業務,但這究竟是機會還是假象?目前至少有180家競相提供相關服務,包括Arm、intel、Qualcomm、TI、MTK等大公司。

物聯網戰爭:關鍵就在生態系

物聯網平台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建構整合性的平台,把關係網絡(Networking)、處理(Processing)、電腦計算(Computing)都放進去,最重要的是如何把Computing放進Networking裡。

任何產業要成功,最重要的是要找出「誰願意付錢」?放眼全球的手機公司,雖然做出很多產品,但普遍不賺錢,關鍵就在於「生態系」(Ecosystem)。在高科技產業裡,Intel和Microsoft第一個聯手去打造Ecosystem,而Apple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是第一個拒絕用這個Ecosystem,反而自創一個Ecosystem。2015年首季調查發現,蘋果iPhone囊括全球前八大智慧型手機廠商高達92%的營運利潤,APPLE產品之所以成功,擅長打生態系的戰爭就是關鍵。台灣若不解決IOT Ecosystem的問題,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拼經濟,結果可能越拼利潤越少、越拼失業率越高、越拼薪水越低,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全球通訊生態與專利申請

全世界行動電話生意可分為兩部分:手機和行動電話網路,可惜的是我們永遠都只看「手機」這塊,並依此制訂科技政策和產業政策。芬蘭科技廠商Nokia曾經是大家所熟悉的手機大廠,後來Nokia將行動電話部門賣掉,許多人只看到Nokia將手機市場拱手讓人,卻忽略另一方面Nokia買下法國網通廠商Alcatel-Lucent所有股權,與瑞典Ericsson、中國華為並列全球電信業網通前三大廠商。

全球目前只有Ericsson、Nokia、華為三家公司能夠供應電信網路設備,在台灣拿到一張4G執照,把網路建到好要花上200~300億元,現在一共發出的六張4G執照,又只允許Ericsson、Nokia兩家公司成為供應商,等於六個客戶要搶兩個供應商。當初Nokia買下Alcatel-Lucent的策略,就是要藉由併購彌補原本不足Ericsson之處。

大家都希望申請通訊專利可以拿到國際去變成標準,但5G標準的投票並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根據市佔率決定的,換句話說,就算有再好的專利,如果Ericsson、Nokia、華為不買單也沒有用。到底要發展什麼樣的技術、如何決定是否申請專利呢?必須考量兩大要素:除了是「新的技術」,還必須「有賺錢的可能性」。

預言:國際的IP戰爭將會有新的面貌

國際的IP戰爭將會有新的面貌,因為美國公司已經在考量如何改變生態。過去在通訊產業界裡,高通利用專利賺了很多錢,美國公司又是怎麼想呢?他們已經在醞釀怎麼進行一場生態大改變。美國曾經思考國科會是不是該多放一些通信的研究來贏得領導權,但主流聲音似乎在改變,轉換成改變生態。倘若拚不過現在主流的領導廠商,何不再來一次「彗星撞地球」,如果沒有意外,未來幾年內將會看到通訊產業又出現如同彗星撞地球般的重大改變。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全篇轉寄,但請尊重著作財產權,未經同意授權,請勿部分轉貼或節錄轉寄。 
©2015 North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