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2015台灣智慧製造產業成長14%
物聯網供應鏈競爭改打叢林戰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09.23
台灣產業過去向來以全球資訊電子的武器彈藥供應者自居,但在物聯網時代,客戶、應用端眾多且分散,出貨數量從數百萬顆變成十萬顆,產品/模組/元件種類規格既多且雜,不再有所謂的「標準品」概念,這些都並非大部份台灣ICT業者所擅長。因為物聯網戰開打後,已經不是平原戰,而是叢林裡的游擊戰,武器戰法都和過往完全大不同!

資策會在今年8月期間進行一項「台灣ICT產業於智慧製造發展現況與需求分析」,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廠商認為製造業轉型是必要,從2010年起的「勞資成本」、「缺工問題」,是加速台灣業者轉型的關鍵。而台灣製造業廠商轉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升良率、降低人力與耗能成本、擴大工廠使用空間。受訪廠商認為,現階段最需要「大數據、感測器」的導入;最需要政府協助「提供技術情報資訊與預算補貼」。

2015年3月為止,全球56個主要國家與地區智慧型手機平均持有率為60%,2020年聯網裝置將成長至250億台,聯網生活型態更進一步轉化為雲端大數據。IDC也曾預測,2015年台灣將正式從物聯網實驗階段走向實踐階段,不只將出現有更多製造業投入物聯網生產與開發,進而將帶動台灣整體物聯網市場規模,從2013年246億美元增加至2020年的461億美元。今年台灣的物聯網市場會以智慧製造產業為主,預估將成長14.1%。

圖一、2012~2019年全球主要聯網裝置出貨量

資料來源:MIC,2015年9月

MIC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總監沈舉三分析,物聯網出現後,徹底改變原有的市場遊戲規則。首先是物聯網點對點的橫向經濟模式,這種淘汰中間人過程的「零邊際成本效應」,讓產品與服務的生產與配銷幾乎完全免費,造就免費商品與服務湧現,首當其衝的就是電子媒體產業、出版印刷產業、音樂產業。其次,物聯網將帶動「產消合一」,讓消費者也可以是生產者,從大量製造轉為大眾製造,隨著自造者時代來臨,3D列印有助於降低製造成本與提升生產效率。若能打破現有產業供應鏈之間的組合型態,可以期待物聯網將帶來巨大的新興應用機會;不過談到最佳商機,還是在於終端客戶的應用及服務。

Made by Taiwan 優勢仍在

面對新舊產業的界線模糊、實體與虛擬運作的差異,出現許多「過去從來沒有的東西」。為什麼台灣產業界現在這麼辛苦?沈舉三認為,過去是以硬體製造為主的思維,一旦戲規則被打破,過去疏於創新與創意培養的台灣產業,馬上就面臨艱鉅的挑戰。台灣現在遇到的困難不是努不努力的問題,我們過去所自豪在IC、半導體、消費性電子領域的彈性和靈活,很多都是追隨或看準國際大廠所設定的遊戲規則下,不斷求精進的成果。在全球的價值鏈中,台灣在組裝、製造代工的確有很好的表現,雖然現在已不是「made in Taiwan」,卻仍是「made by Taiwan」,從接單、生產、產品設計、運銷到客戶指定地點,整個過程仍是台灣廠商在控制,「made by Taiwan」的優勢仍在。當物聯網特性一一成真,虛擬經濟/電子商務已經來到門前,行動商務、電子支付、交易安全、數位匯流都已不是技術名詞,成為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一部份,台灣過去幾年在創新創業上的不足,馬上就會見真章。觀察電子商務、行動支付在台灣的發展不難發現,政府往往只是被推著走,但很多比我們落後的國家,早已從懼怕到擁抱,台灣這塊發展速度確實比較慢。

另一方面,大陸現在利用各種投資手段積極布局,在未來三五年後,影響的倍數是會加大的,台灣落後的差距恐將持續拉遠,這是值得警惕的警訊。對部分成熟市場而言,些許的關稅差距或許不是重點,如果產品夠好,客戶甚至願意付出價差來買單,但若產品不具競爭力,就算今天關稅是零,客戶也可能有其他選擇。

從平原戰改打叢林戰

在物聯網時代,台灣廠商從單一規格、大量生產模式,走向少量多樣化的過程,將會遇到很多挑戰。物聯網的產業供應鏈,與資訊電子產業有很大的不同,資訊電子產業有如傳統大軍團作戰,大家對於武器與戰術都很清楚,就是Wintel和OEM;過去二、三十年都是在賣PC相關產品,充分掌握軟硬體規格,作戰時用的是標準武器,戰術屬於明確的「大平原」作戰方式。經過多年的演練,台灣廠商早已駕輕就熟,至今在資訊產品上仍有八成產品價值的市佔率,然而物聯網產業的供應鏈競爭,卻如叢林巷戰一般,地形地貌、武器及戰術都不盡相同。

圖二、物聯網趨勢:彈性生產與少量多樣化需求

資料來源:MIC,2015年9月

物聯網戰開打後,已經不是平原戰,而是叢林裡的游擊戰,武器戰法和以前完全不同。台灣產業過去向來以全球資訊電子的武器彈藥供應者自居,以台灣廠商熟悉的出貨模式而言,出貨數量從數百萬顆變成十萬顆,產品/模組/元件種類規格既多且雜、還要量身訂做,不再有所謂的「標準品」概念,客戶、應用端眾多且分散,這些都並非大部份台灣ICT業者所擅長。目前檯面上的電子組裝大廠,大部分的營收還是來自傳統的製造組裝,但已經有部分營收開始轉向。可以樂觀期待,未來幾年台灣會有一些擅長打巷戰、游擊戰的廠商,在不同應用領域紛紛出頭。

製造業者轉型系統供應商

MIC產業情報研究所資深產業分析師魏傳虔認為,智慧製造發展趨勢的演變,勢必衝擊傳統製造思維,硬體供應商除了積極朝向系統供應商角色邁進外,如何應用台灣的ICT優勢,延伸至機械業、紡織業等一般產業,才能創造台灣ICT產業新定位。

在物聯網、行動應用服務、網路經濟趨勢帶動之下,近年全球燃起一股蓬勃的創新創業風潮。沈舉三強調,除了供應鏈要能改變生產思維,創投業者與金融投資業者也應該認真思考,如何掌握這一波新興創業風潮的投資機會;從全球資通訊產業變遷衝擊之下快速反應,即時因應產業變化趨勢,審慎發掘未來產業的明日之星,創造出多贏的局面。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全篇轉寄,但請尊重著作財產權,未經同意授權,請勿部分轉貼或節錄轉寄。 
©2015 North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