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從人到蜘蛛人,仿生科技 1.6兆美元的商機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4.07.16
在電影「不可能的任務4」中,湯姆克魯斯戴著壁虎手套,攀爬世界第一高樓杜拜哈利法塔,驚險的特效畫面是電影上映時最大的賣點;熱賣的「蜘蛛人」系列電影,男主角化身蜘蛛人在都市叢林中不斷上演飛簷走壁,人類期盼擁有動物和大自然的特殊能力,讓「仿生科技」不再只是電影情節,2030年全球仿生相關產業將創造1.6兆美元GDP的產值,在製造業改良及節能產業上扮演重要角色。

圖一、電影中湯姆克魯斯戴上手套學壁虎攀簷,該項仿生發明已應用於美國軍事領域。
《不可能的任務4》就快上映了~
圖片來源:filmdrunk

走出大螢幕回到現實世界,美國猶他州立大學(Utah State University)學生從壁虎攀爬牆壁獲得靈感,發明一款吸盤爬牆機(Ascending Aggies) ,透過強大的吸力讓人類可以吸附於牆壁向上行走,這項發明已獲得美國軍方5萬美元資助。

「仿生科技」是一種仿效生物38億年演化經驗的科技,「仿生學」(Biomimicry)一詞於1997年才正式出現,是美國生物學家珍妮‧班亞斯(Janine Benyus)在其著作《人類的出路—探尋生物模擬的奧妙(Biomimicry: Innovation Inspired by Nature)》書中首次使用,仿生是瞭解自然並向自然取經的過程。

根據美國費爾馬尼安商業與經濟研究所(Fermanian Business & Economic Institute,FBEI)研究預測,2030年全球仿生相關產業將創造1.6兆美元GDP的產值,其中5,000億都是用在節省能源損耗,光是在美國,就能創造240萬個工作機會。

圖二、珍妮‧班亞斯甫於今年6月首度來台參加「2014國際仿生科技論壇」,
並見證台灣成立第一個仿生科技發展協會籌備處。


圖片來源:「2014國際仿生科技論壇」主辦單位

珍妮‧班亞斯演講時指出,仿生學的研究數量每隔二至三年就增加一倍,相較其他學門是飛快發展,新產品和全世界的接受度也不斷提高。仿生學追求的就是「創新」,這點和台灣企業發展的精神很像,她認為未來亞洲將在仿生學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尤其台灣是個島國,島國上的居民應該更重視如何在大自然環境中自給自足,因此台灣很適合發展仿生科技。

比起一般工業科技,仿生科技具有三項重要優勢,讓仿生儼然成為新一代顯學:
1.低成本 : 大自然並不會耗費過多能源或能量,來製造自己所需;
2.低污染:大自然不會生產對自己有害的物質,廢棄物或毒素的產出微乎其微;
3.高效能: 例如光合作用下,葉綠素對太陽光的高轉換率,並非目前人類技術可達成。

無處不見的仿生科技應用 創造數十億美元商機

雖然仿生學發展不過短短17年,已經創造數十億美元的商機,仿生應用橫跨建築、交通工具、材料、紡織、生醫、食品、機械等各種領域,「應用無界限」正是仿生學最大的優勢,新創企業以及大型公司紛紛運用仿生科技進行實驗,包括JR西日本(JR West)、耐吉(Nike)、日產(Nissan)、帝人(Teijin)、空中巴士(Airbus)、波音(Boeing)、英特飛(Interface)、高通(Qualcomm)等,都將仿生科技運用在產品設計製造上。

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孫智麗在論壇中指出,根據國際研究顯示,仿生科技將成為潛在重要經濟體,相關學術研究仍以美國為首,英國、德國、日本、中國均積極發展仿生學,以仿生學為基礎的設計製造過程,比傳統生產方式更節省原料,仿生科技的影響也橫跨各產業領域,其中又以製造業最為顯著。

案例一、來自蝴蝶的創意 綠色顯示器技術實現低功耗

珍妮‧班亞斯特別提到高通(Qualcomm)在台灣製造的的Mirasol顯示器,便是藉由模擬大自然蝴蝶翅膀的結構,使用光學薄膜與微機電結構創造一個具備雙穩態、永保連線特質的反射式螢幕,螢幕還擁有節能及如紙般的閱讀性。

圖三、高通模擬蝴蝶振翅開發出Mirasol顯示面板。
http://www.qualcomm.eu/sites/default/files/product/images/mirasol_640x293_5.jpg
圖片來源:Qualcomm

Mirasol顯示技器以「干涉測量調節」(Interferometric Modulator, IMOD,IMOD)的反射技術為基礎,模擬蝴蝶拍動翅膀時創造生動色彩的現象,設計出這種新顯示螢幕,不但耗能低,還能讓使用者能在多種光線環境下觀看內容,而且光線越強,顯示螢幕就越清楚,在陽光底下觀看螢幕也沒問題。高通不僅運用Mirasol技術開發出閱讀器,也進一步推出智慧型手表,未來相關技術運用可望越來越普及。

圖四、高通IMOD專利名稱「傳輸模式中之干涉調變器」(INTERFEROMETRIC MODULATOR IN TRANSMISSION MODE),USPTO專利證號:7,944,604。


圖片來源:TIPO,專利公開號 200944470 

圖五、高通推出的智慧型手錶Qualcomm Toq,即是採用蝴蝶振翅的技術原理
https://toq.qualcomm.com/sites/default/files/slide1a_2.png
圖片來源:https://toq.qualcomm.com/

案例二、蓮花效應:來自大自然的功能性塗裝技術

「蓮花效應」(Lotus Effect)是指蓮葉表面具有超疏水性以及自潔(self-cleaning)的特性。植物學家研究蓮葉表面發現,蓮葉有一個自然潔淨的機制,可保持潔淨而不被沾污,葉面上具有奈米規則排列的粗糙結構表面,是保護蓮葉不被污染的主要因素,即使污染物附著於其上,也可輕易地以水沖刷帶走,達到自清潔效果。

圖六、水滴在蓮葉表面的示意圖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4/44/LotusEffekt1.jpg/200px-LotusEffekt1.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1/13/Lotus3.jpg/200px-Lotus3.jpg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

事實上,不僅是蓮葉上具有表面自潔的特性,像是部份的植物與雁、鴨等動物,也都有類似的自潔機制。若能開發仿造蓮葉具自潔功能的疏水塗料、塗裝技術製程,運用在大樓帷幕玻璃、汽機車、飛機、船舶及等基材表面,可達到疏水自潔、省能節能的效果。

Sto公司StoCoat Lotusan塗料

德國Sto公司所開發出的StoCoat Lotusan牆面塗料,概念即是仿效蓮葉表面的排水功能,當水接觸到這種塗料時,會像在蓮葉表面一樣滑開,同時將原本附著在牆面上的灰塵一併洗去,保持牆面的乾淨,這種具有自淨功能的塗料,適合用在有斜度或垂直的外牆,以及氣候多雨的地區。

Sto公司也將此種塗料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申請專利(專利名稱:Coating material,專利號碼:7,955,430),根據專利的請求項,此塗料包括一結合劑和至少一種填料,可經由光催化作用分解形成微結構,達到自行清潔表面的功能。

圖七、紐西蘭奧克蘭機場的諾富特酒店,外觀就是使用StoCoat Lotusan塗料防污。
Sto lotusan on the exterior of the Tainui Novotel Auckland Airport
圖片來源:http://www.surfacematters.co.nz

案例三、向緩步動物學習的生物儲存系統

當緩步動物遇上乾旱等不良環境時,可將身體的水份大幅降低、身體萎縮,停止新陳代謝,但當環境好轉時,身體又可以再復甦過來。美國聖地亞哥的Biomatrica生技公司,開發出的生物樣品儲存裝置,就是仿效緩步類動物和鹽水蝦,如何在低濕度或無水的環境下,保持其多孔結構生物體維持乾燥的過程。Biomatrica主要的產品功能是維護和穩定生物樣品,只要能將敏感的生物樣品維持穩定,就可儲存以供未來使用。

Biomatrica將保存生物樣品的裝置,設計為一個儲放樣品的托盤,並申請美國專利,專利名稱為「樣品儲存裝置」(Sample storage device)。採用仿生技術的競爭優勢是降低存儲成本,不需要昂貴耗能的冷藏系統,就可以在室溫下保存生物樣本。

圖八、Biomatrica公司「樣品儲存裝置」專利圖示。

圖片來源:USPTO,專利證號:D574,505。

自2010年以來,Biomatrica已經發布數個保護不同類型的DNA、核糖核酸(RNA)及各種細菌的新產品,銷售額也成長50%。不過 Biomatrica在市場上要面對的阻力,是必須說服公司願意掏出資金,從傳統的冷庫系統切換到Biomatrica系統。

案例四、師法自然界循環的廢水處理系統

紐西蘭Biolytix公司的Biopod,是一種類似自然界循環的廢水處理系統,只要提供此系統所需的氧氣,它就能利用蛆蟲、甲蟲與微生物來分解廢水中的物質,使其成為有用的腐植質,並淨化廢棄物中的水分用於灌溉。BioPod讓「大自然來為人類工作」,充分利用污水、衛生紙和餐廚垃圾等廢棄的能源作為滋養,不像傳統的廢棄物處理設施需大量電力,低用電量是此系統另一項特點,所以偏遠地區也能適用。

圖九、Biolytix的Biopod廢水處理系統,利用微生物有效處理廢水。
BiolytixCutaway_CMYK_small
圖片來源:Biolytix官網 http://www.biolytix.com/products/

關於仿生科技 台灣可以如何走?

比起歐美各國,甚至鄰近的日本、大陸,台灣仿生產業的潛力仍待挖掘,仿生的專利申請也在起步階段,詳請見表一。

表一、台灣的「仿生」專利數量

關鍵字:「仿生」

發明

新型

新式樣/設計

總計

摘要

57

12

47

116

請求項

54

13

0

67

題目

40

4

0

44

資料來源:TIPO,資料庫統計日期至:2014/7/15

珍妮‧班亞斯來台實際觀察後認為,台灣整體環境就好比一座熱帶雨林,若能多了解自然的設計原理來運用,就可以避免過度倚賴化學物質。自然界是由所有動、植物組成一個巨大的食物鏈,如果工業園區也採用此概念,那麼A公司所製造的廢棄物,可以成為B公司的原料。

珍妮‧班亞斯建議,台灣若要發展仿生科技,不應僅限於學術圈,應由政府進一步建立創新中心,將學生或研究的計畫落實在實務界;此外經費來源是重要的問題,可採取專利授權模式,授權關費用再繼續投入於仿生研究中。此外,也可以借重企業界的投資,推動與整合學界的研發,建構屬於台灣的仿生經濟藍圖。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