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產業與經濟           
 
窮忙族?服務業 GDP 佔比吃重,產值卻年年衰退!
張瑋容╱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4.03.04
台灣服務業『長工時、低工資』,新聞報導指出,服務業是不折不扣的窮忙族?台灣的服務業佔全國GDP為69.16%,已達到先進國家的水準,但是服務業真正的產值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的產值,卻年年衰退。「服務」沒有回報,該如何跳脫服務業成為「窮忙族」的框架?

近日新聞報導指出,「台灣『窮忙族』多集中在服務業,台灣服務業『長工時、低工資』由來已久,服務業轉型升級不易,台灣的服務業缺乏競爭,很多人沒有一技之長做其他專業,才會進入低門檻服務業,導致產業升級很慢,因此政府應以製造業為基礎來發展服務業,設法讓台灣成為亞太地區的製造業服務人才培訓中心。」然而,服務業在台灣佔 GDP 比極高,服務業佔 GDP 比重在1981年為 53.27%,2012年為68.2%;服務業佔總就業人數比例,2001年為55.9%,2012年為58.7%。從數字看起來,服務業佔台灣經濟發展一個很重要的要素,那服務業仍成為台灣「窮忙族」的原因何在?

針對服務業發展利基的問題,國立臺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認為,全球化的力量使製造業的生產集中化,服務業則相對分散,服務業需要就地提供服務,因此可以創造在地的就業機會,這是服務業本身具備的優勢。以服務業發展來說,服務業沒有一極集中的現象,服務業貿易較不易引起貿易摩擦,則可望持續成長。看好服務業的發展,學界喊聲利用台灣的製造業優勢,將製造業服務化,可望對服務業升級提出解方。

愈來愈多人投身服務業,產值卻未見提昇?

台灣的服務業已經佔全國GDP為69.16%,已達到先進國家的水準,但是服務業真正的產值對於台灣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比不上工業,產值未見實質提昇。商業發展研究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所長王建彬博士,於2014年2月中旬在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發表一場「園區產業創新與廠商個案分享研討座談會」的演說,便說明我國近十年愈來愈多人投身服務業(圖一),但是服務業佔整體產值比例並沒有隨之提昇。為什麼大家努力的「服務」,卻沒有相對的回饋呢?

圖一、台灣服務業就業人數和比重

相較其他先進國家而言,台灣服務業的優點及特色可圈可點:我們擁有便利且輕鬆的消費生活,如電子錢包、小額付款、代收代付等;去到哪都有精緻且細膩的服務,如精準物流、24小時不打烊等;關鍵時刻的貼心服務也不在話下,如坐月子中心、安寧照護、殯葬服務等,也有小眾文化創意服務,如客家同花季等第觀光商機。或科技應用的服務創新,如行動商務與行動購物、網路 DIY 製作蛋糕、便利商店的Kiosk服務等。

儘管台灣服務業相當多元化,但卻面臨了以下困難,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指出以下侷限:企業規模偏小、研發投資低、創新程度不足、價格戰、薪資低、服務範圍不大等問題(圖二)。

圖二、台灣服務業的侷限

同時,台灣服務業產值年年下降,以從過去將近12%退至3%左右(圖三)。

圖三、服務業產值平均成長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對於產值下降的原因,王建彬於座談會中提出台灣服務業的核心問題,分別為:

  1. 台灣商業服務業者多著重於內需市場
  2. 台灣內需市場規模小,業者多無「跨區域」經營管理經驗
  3. 在企業規模擴展到一定程度時,容易產生「經營管理」、「通路建置」以及「品牌形象建立和傳遞」之瓶頸與困境
  4. 有小眾的創意服務,但無法複製,亦無法形成產業
  5. 「傳統製造業心態」:注重壓低成本,不注重附加價值的提昇

發展品牌,政府請減少管制

台灣的服務業多半為中小企業,較少前進國際市場發展,無法拓展品牌能見度。從表一可看出,具高品牌價值企業仍以製造業為主,服務業較少國際及品牌。

表一、2013年台灣十大品牌
排名 品牌            公司名稱 品牌價值
(億美元)
產業類別
1 ASUS 華碩電腦 17.11 消費性電子
2 MASTER KONG 康師傅控股 14.98 食品飲料製造
3 TREND MICRO 趨勢科技 12.36 軟體設計
4 HTC 宏達國際 11.32 消費性電子
5 WANT-WANT 旺旺控股 10.50 食品飲料製造
6 ACER 宏碁公司 9.84 消費性電子
7 GIANT 巨大機械 3.86 自行車
8 MAXXIS 正新輪胎 3.70 輪胎
9 SYNNEX 聯強國際 3.45 電信/IT 設備
10 MERIDA 美利達工業 3.21 自行車
資料來源:台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2013年)

服務業對於我國的經濟成長的產值,仍然不如工業,這是服務業首要解決的挑戰。國發會主委管中閔認為,應推動服務業研發創新,政府也應減少管制,讓企業有真正的空間發展,具體做法如下:

  1. 思考新型態政策工具,給予服務業者進行消費者研究、品牌研究、行銷或營運模式設計,
    服務設計等的誘因。
  2. 現有推動方式(政府「資金挹注」或「政策輔導」),成效不易擴大。應強化市場機制,導入市場資金,並促進創新與創業之連結。
  3. 政府減少管制,避免限制企業營業項目,讓創新模式得以發展,使產業增加活力。
除此之外,應減少法規對服務業的限制,如除了少數高度知識密集型的研發服務業或技術服務業者,其他服務業者不易獲得營所稅抵減等,應設法改善。業者也應從事創新及人才培育活動,才能使台灣服務業向上提昇。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