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期
2023 年 05 月 24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要使AI技術被社會接納,必須先解決「信任度」問題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AI技術需不需要被監管?」這個問題隨著AI被廣泛地應用在社會各層面,而且各式各樣的資安攻擊在你我周圍不時出現,答案已經不言而喻。尤其,當數位技術逐漸成為國家的基礎建設時,建立整個社會對AI的信任度,已經是社會數位轉型路上不可忽視的迫切工作。

5月16日,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應邀參加了美國參議院的聽證會,發表對於AI技術的監管態度。在詢答當中,他不僅同意對AI進行監管至關重要,更認為所有提供AI服務的公司都必須在對外發表前,都必須經過內外部的安全審核;這項安全審核機制本身,也必須保持隨著技術演進而調整的彈性;還有這類的監管作為必須提升至國際合作的層次,像是各國政府間的標準制定與協同監督機制。

「半年前,沒人知道ChatGPT是什麼,現在它已經變成家喻戶曉的名字。」在結論中,Sam Altman表示,他認為人民對於AI技術感到焦慮完全合情合理,「唯有政府與產業界一起把風險控管做好,我們才能享受AI技術的好處。」

從去年的元宇宙到今年的ChatGPT,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所長洪春暉指出,雖然每年產業界的關注重點不同,但共通點是都發生在網路,而且是軟體類的新應用。「現在的消費者不見得關心下一台筆電或手機有什麼新功能,卻會想知道元宇宙、ChatGPT之後的下一個爆點是什麼,」洪春暉說。

日本已進行「數位田園都市國家」的全新構想

數位化也不再只是產業議題,而是社會演進與國家發展的重要關鍵。以日本為例,岸田內閣在2021年時提出了數位田園都市國家的構想。根據時任日本數位大臣牧島かれん(MAKISHIMA Karen)的規劃,未來的日本社會將構築在多種數位基礎建設(如:3D國土空間資訊、5G和beyond 5G通信網路、公共資料服務網路等),再往上以API、身分認證、民間資料網路等發展跨領域數位服務,以因應日本社會在人口結構、教育傳播、產業技術變革上的需求(圖1),最終目的就是藉由完整的數位基數建設,在日本全國城鄉地區、提供全齡人口完善的數位生活。

圖1:岸田內閣的數位田園都市國家構想藍圖

來源:日本內閣府

當數位服務逐漸成為國家的基礎建設,就不能忽視背後的風險。洪春暉指出,社會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新信任關係」、「數據權」、「去中心化」、「數據分享」和「科技深入生活」五大趨勢。以科技深入生活為例,數位科技將牽動金融、電信、政府部門的日常運作,意味著將持續普及到人們生活中的各個縫隙;再者,數位科技產生了巨量的資訊流,讓個人意識到數據權利的重要性,使得各國政府開始重視數據的保護、流通和使用規範;最後,隨著社會服務的數位化、自動化跟即時化,AI將於人類智慧共同進行決策,代表人類與AI之間,勢必產生新的信任關係。

在這五大趨勢交錯影響下,許多新型態的風險因而產生,像是數據使用是否符合隱私規範?科技發展是否加大數位落差?數位基礎設施遭受資安宮及如何因應?…..等。因應這些變化,洪春暉認為,「可信任」、「社會公益」、「安全韌性」將是數位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三大基石,「無論是政府或企業,如果缺乏信任、缺乏社會公益感知、缺乏安全與韌性的前瞻思考,社會數位轉型的過程將受到阻礙。」

「可信任」是AI技術被社會接納的重要基礎

他解釋,若消費者對AI技術缺乏信任,企業能提供的產品或服務必然受限;若缺乏對社會公益的感知,將無法使每個群體都享受數位發展的效益,甚至產生社會排斥效應;若是對數位安全、韌性缺乏思考,不但數位基礎設施遭受攻擊後無法立即恢復運作,甚至還會連帶衝擊其他層面,造成更大損失。

因此,他認為,若要建立消費者對AI的信任度,必須先打開數位科技的「黑箱」,讓社會大眾了解AI工具的本質。近期網路醫學期刊JMIR的徵稿,就特別以「健康醫療中可信任AI所扮演的角色」為主題,認為進入AI時代後,數據的使用與解釋必須可信任,才能加快醫療AI的落地。

台灣的科技業者向來擅長硬體製造,但近年來也紛紛切入軟硬整合的解決方案服務,智慧醫療產業就是最典型的案例。若能提前規劃好AI技術相關的風險治理議題,事業開展上必然能更加順利。

 

資料來源: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