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物聯網出現於2010年代,無所不在的運算與感測形成智慧空間,各種智慧應用開始出現;2020年開始,終端電子產品更加快速AI智慧化。展望未來,5G+AI將引爆下一代超級物聯網,智慧機器與人工智慧普及化,包含無人車、無人機、機器人等能自主判斷、學習的機器,正式進入智慧物聯網AIoT時代。隨著智慧移動、智慧醫電、智慧製造、智慧生活四大AIoT新應用興起,帶動AIoT高速成長及相關發展趨勢,以物聯網降低成本、提高營運已經成為現在進行式,其中智慧製造以5G導入無人工廠,帶動邊緣運算(Edge-computing)和AR/VR次系統發展。
圖片來源:Pixabay
人工智慧在製造領域的主要應用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資深研究員范哲豪指出,AI技術的導入讓工廠明確分野所謂的「自動化」與「智動化」,透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機器視覺,結合AI的機台設備和工業機器人,不再只是單一執行預先設定好的程式進行工作,而是能自行因應所處環境下的各種非突發事件。范哲豪指出,人工智慧作為工業物聯網的核心大腦,而5G技術的導入就如同具有超寬管徑的血管,以其寬廣的頻寬和即時(Real-Time)的方式,傳輸到中央或者終端裝置。
人工智慧驅動驅使智慧工業物聯網發展,AI在製造領域主要有以下幾種應用類型:
- 產品設計:複雜結構物件之最佳化設計,例如配合層積製造;零組件或者材料組合之最佳化匹配;產品設計結果之評估。
- 設備控制:生產線之排程規劃;生產設備之效能提升;自主式設備之控制,例如協同合作機器人、無人搬運車AGV等等;智慧化人機介面,例如以語音控制機器設備。
- 品質良率:自動化品質檢測,例如:結合自動化光學檢測AOI;降低瑕疵誤判率;品質瑕疵肇因分析;自動化品質預測。
- 設備維護:設備健康狀態診斷;設備預測維護;設備故障原因分析;設備故障排除指引,例如配合擴增實境AR以及遠距通訊。
- 供應鏈管理:市場需求預測;原物料供給與價格預測;採購規劃;風險管理。
- 人員作業與安全:人員作業效能分析與最佳化;作業人員安全狀態警示;製造場域安全監控與管理。
結合AI的新產品結構設計方法
相對於車銑、鍛造、射出成型等傳統的製造方法, 3D列印能實現更特殊、更複雜的結構,並已逐漸應用在輕量化的結構產品,例如飛機零組件。配合3D列印的產品結構相當複雜,已無法只依靠設計人員的技能,必須借助特殊的電腦輔助設計與分析軟體來完成設計。范哲豪舉例,美國設計軟體與服務公司Autodesk透過結合AI的設計軟體,以「生成設計」(Generative Design)概念,讓設計軟體在設定的外型尺寸、材料、負載等條件下,自行衍生出設計結果。目前Autodesk公司的生成設計應用軟體,已被應用在Airbus、Under Armour等航太科技製造和球鞋鞋底抗震的品牌產品設計上。
圖一、Autodesk和Airbus合作,以生成設3D列印的垂直尾翼。
圖片來源:Autodesk官網
透過AI提高工具機加工精度
工具機在長時間連續運轉後,會因為熱漲冷縮而導致機台變形而產生位移,並對加工精度造成巨大的影響。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之一的日本大廠發那科(FANUC),成功的使用AI來進行工具機的溫升補償(Thermal Displacement Compensation,簡稱TDC),先蒐集工具機內部溫度、外界環境溫度以及變位量資料,作為機器學習用的訓練資料,再運用溫升補償模型建構軟體,建立基於機械學習的溫升補償模型,應用在工具機實際的溫升補償上,以達到維持加工精度的目的。
以AI提升人員作業效率與安全
日本HITACHI公司與德國人工智慧實驗室(DFKI)透過AI技術及穿戴式感測器,即時獲知工作人員身體的疲勞狀態,透過AI演算量化人員工作的負荷以及疲勞程度,藉此找出人員不正確的動作姿勢和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運動模式,據此數據來改善員工工作時的姿勢或動作,進而降低工作人員發生職業傷害的風險。另外,美國思科公司(CISCO)推出結合AI與邊緣運算系統的人員安全監測方案,透過系統攝影機拍攝人員外觀,再使用AI技術辨識人員是否正確穿戴安全帽與警示背心,並且以不同的顏色外框來標示不同人員的安全裝備穿戴情形,都是利用AI提升工廠人員作業安全的應用實例。
5G發展工業物聯網的優勢
由於工業物聯網大幅使用感測器蒐集機台生產數據,並將之傳輸到雲端做即時運算,或是作為機台間的溝通和協調,因此低延遲的數據傳輸和終端裝置的廣連結性,是5G相較於4G在發展工業物聯網上的優勢。而具備人工智慧的工業機器人,將因5G技術更能彰顯其在產業走向智慧化生產的價值。范哲豪解釋,過去傳輸延遲對於智慧機器人發展一直是個巨大的束縛,為了達到無延遲的傳輸,必須使用有線網路的連接,而這大大限制了智慧機器人的潛能。歸功於5G技術的發展和成熟,與雲端AI連結的機器人可作即時的機器學習,來因應生產環境下的任何非既定事件並做出決策,讓智慧型機器人得以達到最佳的生產效率。
瑞典通信技術大廠Ericsson公司位於愛沙尼亞Tallinn的工廠,主要產品為通訊設備電路板,而此類產品製造須仰賴大量的人力來確認產品缺陷位置,並且進行修補作業。Ericsson結合5G技術和AR的應用,讓工廠相關技術人員配戴智慧眼鏡,雲端上的產品缺陷訊息及修補作業指引資訊,會透過5G呈現在智慧眼鏡上,技術人員能透過疊加在產品影像上額外的數據資料,更快找出產品缺陷位置並加以修補;而技術人員的修補活動資料也會即時回傳到雲端資料庫。拜5G傳輸的優勢,這些資料能夠與不同的生產站別共享,有助於提升下次修補效率。Ericsson在採用以上結合5G的AR應用後,成功將技術人員的工作效率提高20%。
圖二、Ericsson將5G應用在AR上,確認產品的缺陷及修復指引。
圖片來源:Ericsson官網
AT&T與三星電子在美國德州奥斯汀半導體廠設立5G創新區(5G Innovation Zone),展示5G應用於製造業的可能效益與影響,其中包含4K無線影機IoT感測器,透過5G傳送高解析度實況視訊與各類感測資料加速,可實現大規模工廠自動化設備遠端即時監測和預測性維護。范哲豪指出,5G結合健康與環境感測器,在緊急狀況時能傳送關鍵資料協助先遣應變人員,更快速進行需要被救援員工的定位和處置;而邊緣運算搭配無線AR眼鏡,讓數百位製造業員工能同時進行教育訓練,設備操作人員能獲得即時的設備診斷與維修指導。
圖三、AT&T與三星電子創建美國第一個以製造業為重點的5G創新區。
圖片來源:SAMSUNG
人工智慧、5G以及邊緣運算已是未來技術發展的趨勢,與此三項關鍵技術結合的智慧工業物聯網,能發揮這個世代萬物互聯最大的價值和效益。范哲豪認為,對台灣的製造業來說,未來勢必走向客製化、多樣化產品的銷售模式,取代以往企業對企業的大量採購,並直接面對終端使用者的特殊需求,而結合此三者關鍵技術的智慧工業物聯網,才能真正幫助製造業突破現有的窠臼,走向製造服務業的新高度。
參考資料:
- 2021/9/1,IisC創新產品與應用技術推廣線上說明會,范哲豪簡報資料
作者: |
吳碧娥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
學歷: |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