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者一提到NPE(Non-Practicing Entities,業界俗稱為專利蟑螂)往往都避之唯恐不及,但近幾年有愈來愈多科技大廠,選擇將專利出售NPE,使得兩者原本的敵對關係發生變化。對於台灣廠商來說,適時、適度與NPE進行專利交易除了可以減輕財務負擔,還可以積極地提升技術佈局強度,其實相當值得嘗試。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本刊前文(NPE朝大型化發展,2020年美國興訟量大幅成長 )曾經提到,縱使2020年全球都面臨新冠肺炎(Covid 19)疫情,但NPE的訴訟、授權活動卻不減反增。其中原因,固然有部分是一般企業在此段期間的營運策略轉趨保守,給了NPE可趁之機,但大型化的NPE掌握的龐大專利資產,也是原因之一。有趣的是,NPE手上有不少專利,可都是從一般科技業者手上買來的。
根據專利業者RPX的統計,歷年來的專利訴訟中,由一般企業發動和NPE發動的比例總是互有消長,但值得注意的是,從2010年開始,NPE所發動的專利侵權訴訟裡,其專利起源於一般企業的比例有明顯提升。例如在2015年的5694件美國專利侵權訴訟中,由NPE發動的佔了壓倒性的68%,而其中就有54%案件所牽涉的專利,至少一件是從一般企業手中取得(圖1)。
圖1:2005年至今美國專利侵權訴訟變化
資料來源:Q1 in Review: Patent Litigation Surged as Third-Party Funding Further Unshackled NPEs ,
RPX, 2021/04/13
NPE與一般科技業,已漸漸產生合作關係
很明顯地,NPE在儲存訴訟必備的專利彈藥時,一般企業——尤其是科技產業,已經是愈來愈重要的來源。在傳統認知裡,NPE與科技業總是站在對立面,也就是NPE拿著專利到處找科技業者興訟;為何如今這兩者反而發展出專利交易的合作關係?
這與NPE的大型化絕對脫不了關係。由於市場資金成本低廉,使得NPE的口袋也愈來愈深,除了更能夠「金援」繁複冗長的專利訴訟程序,也能夠更加精挑細選欲購買的專利標的。從NPE的角度來看,衡量專利資產的絕對標準就是藉由訴訟或者授權的變現性,而營利企業所研發、申請、維護的專利的含金量,自然比純研發機構或者大學院校來得更高,也當然更受青睞。
另一方面,科技業者也有處分專利的需求。RPX指出,根據過往經驗,當企業遭逢全球疫情造成的金融危機時,為了保有和增強帳上的現金部位,就會開始積極出售所持有的專利,其中必然有部分專利最終會流向NPE。事實上,像是恩智浦(NXP)、東芝(Toshiba)、LG這些世界級的通訊、機電和半導體大廠,在2020年都與NPE達成了頗為可觀的專利交易。RPX就認為,「這個現象很可能會推升未來數年的專利訴訟數量。」
不過,撇開財務的考量不談,適時整理、檢視專利庫存,也有助於科技業者的技術佈局。當然,每個科技業都有專利管理的相關制度,但若僅憑內部人員的判斷難免有盲點,引入外部NPE則正好可以互補。如前所述,將本求利的NPE在購買專利時必然相當吹毛求疵,如果企業求售的專利未能獲得青睞,可能是發明內容已不符市場趨勢,又或者技術保護地不夠嚴密,無法在訴訟中佔上風。凡此種種,都是企業日後進行研發和專利佈局時,極其珍貴的經驗。
經過NPE檢視,更有助於業者強化技術佈局
經NPE評估過後的專利,也許有些能順利出售,其他則被認為不具市場性而未能成交。前者固然能即時為公司帶來收益,但後者若已確實無變現能力,專利權人也可以考慮直接放棄這些專利,以節省高昂的維護費用——換句話說,兩者都能為公司創造價值。之後,對於這些藉由專利交易、處分所創造的資源,企業也可以再投入到新的研發和專利活動裡,強化技術競爭力。
總結來說,台灣企業的專利佈局管理思維應該更加靈活。雖然已經有不少台灣科技業者積極嘗試專利的各種交際模式,但大多數企業對於專利仍然只停留在「Apply and Hold」的層次,也就是專利獲證之後就束之高閣了。長久下來,不但專利維護成本愈來愈高,對企業的助益也非常有限。所以,藉由與NPE的談判和交易來嚴格檢視自己的專利品質,並進一步找到更具市場潛力的研發方向,是所有台灣科技業廠商應該考慮的策略。
資料來源:
Q1 in Review: Patent Litigation Surged as Third-Party Funding Further Unshackled NPEs , RPX, 2021/04/13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