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台灣,預估有20%的老齡人口,屆時將有500萬人口超過65歲,加上少子化的關係,以前是七個人照顧一個人,2030年會變成4個人照顧一個人,隨著人口結構朝向「倒金字塔」邁進,意謂著全世界都將面對更險峻的健康照護問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自上任以來,致力將北醫附醫打造成智慧醫院,除了發展智能重症照護系統,還建立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陳瑞杰最常掛在嘴上的口頭禪是:「健康是選擇,不是巧合」!
陳瑞杰在「智慧醫療4.0未來趨勢論壇」演講時指出,大數據聽起來很遙遠,卻是醫療決策的來源,也是醫療改變的重要趨勢,以前醫生一天要寫兩次病歷,現在有電腦幫醫生,將精準的數據搜集成資料庫。當醫療決策成為醫囑後,經過執行變成病歷,各種檢查的結果匯集起來就是健康資料,問題是資料蒐集後,如何進一步整理變成有用的知識。健康數據來自保險的資料、研究的資料,甚至是智慧型裝置的數據回報;雖然資料量不斷在上升,有沒有意義才是重點,因為高達80%非結構性的資料都是不能用的。陳瑞杰強調,要建構智慧醫院關鍵有三點,就是卓越、效率和有感。
圖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圖左一)參加「智慧醫療4.0未來趨勢論壇」,
以「未來創新局勢分享」發表演說。
圖片來源:吳碧娥攝影
北醫附醫攜手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打造智慧醫院
以打造世界級精準醫療生態圈為目標的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主攻數位醫療、智慧城市、人機互動三大領域,和北醫附醫合作打造智慧醫院已有兩年,由北醫附醫提供專家標注的臨床資料,將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開發的AI演算法與系統研究成果,建置於北醫附醫的臨床系統,「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就是雙方合作的第一項成果。
陳瑞杰指出,加護病房病情瞬息萬變,其中敗血症是重症醫療很重要且致命的疾病,目前篩檢敗血症的方式如SOFA、SIRS、MEWS均有其限制,若能及早發現給予抗生素等其他治療,可有效提升病患的預後。北醫附醫和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合作,2017年開始在加護病房全面導入「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自動完成病患的生理資訊拋轉、整合、計算與紀錄,並用數據預測敗血症的發生率,可預測病患4小時後敗血症的風險,成功提升敗血症病患的存活率。
陳瑞杰也提到,以前醫院有兩個的地方最常出錯,一個是藥師配錯藥,一個是護理師到病房分錯藥,導入機器人協助後,不但解決這樣的問題,也讓藥庫更乾淨。如果踏進北醫附醫的病房,會發現沒有傳統的病房護理站,看不到護理師在護理站忙進忙出的熟悉畫面,取而代之的是寬敞且明亮的接待區和病患家屬休憩的開放空間,護理站被半隱藏在後,最大的差別是「原本厚重的病歷不見了」,透過觸控式電子白板,舉凡病人照護的分配及特殊註記、醫師或醫療處置等聯繫,各類資訊都能在白板上一覽無遺。
圖二、北醫附醫增設電子白板的護理站,隨時監測病房病患的狀態
圖片來源:北醫附醫
醫療制度也能結合區塊鏈
除此之外,北醫附醫已於去年推出「智鏈護照」,正式啟動「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創新運用區塊鏈技術推出智鏈護照,全面提升轉診服務,建構並整合個人健康照護網絡;民眾可於24小時內取得完整病歷摘要、檢查影像等就醫及健檢資訊,並可智慧授權給其他醫院及診所醫師瀏覽,機構間轉診無須返院申請病歷,大幅提升轉診精確性及便利性。北醫附醫將區塊鏈特有的儲存及加密優勢,用來保障個人隱私與病歷的安全,將區塊鏈技術運用於健康管理和轉診等,串連成以病人為中心的智慧健康照護生活圈。
陳瑞杰認為,全世界正在面臨險峻的健康產業問題,因為人口越來越老、慢性病越來越多,照護人員不足與長照都是問題,所有的照護系統必須要「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打破過去集中式管理的醫療照護體制與病歷儲存,每家醫院之間必須相互連結,共同建立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一個病人有可能在八家不同醫院看病,若能將八家醫院的病歷整合,讓權利交回病人手上,病患跨院就醫不再需要經歷繁複的資料申請,將區塊鏈概念導入醫院後,從過去以「機構」為中心變成以「個人」為中心,個人的病歷資料會以加密方式儲存,上傳前均經加密演算,讓大醫院與診所的資料都能共享,使用前再予解密,更能保有病患的隱私及記錄的安全。面對分級醫療以及長期照護的需求,健康醫療區塊鏈平台的建立,才能大幅提高民眾的轉診意願。
作者: |
吳碧娥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
學歷: |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