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AI)的眾多應用中,醫療領域算是最受期待的;尤其當全球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必然大幅提高,正是AI切入的好時機。然而,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也指出,AI在醫療能創造的機會,並非雨露均霑。
「現在最明顯的AI應用就是醫療影像,」李友專表示,利用強大的電腦運算能力,來製作清晰可判讀的各種診斷影像結果並非沒有價值,但在大廠競相投入之後,市場也會逐漸飽和。「未來這塊可能跟網路搜尋一樣,一開始的時候百家爭鳴,但最後大家只會用同一套技術,形成產業標準。」
更重要的是,他補充,將診斷結果影像化的終極目的,是讓醫療人員便於判讀患者狀況,「可是別忘了,這些不管是彩色、灰階、3D的影像,源頭都是診斷數據。未來如果機器本身就能解讀這些數據,還需要醫師用肉眼看這些圖像嗎?」
醫療領域的AI應用,影像不見得是首選
如果不是醫療影像,那麼AI還能用在哪些醫療服務?這可能得從醫療產業本身來看。根據彭博2018年的全球醫療效率指數(Bloomberg Health Care Efficiency)排名,台灣的醫療效率在全球排名第9,領先挪威、瑞士、加拿大等歐美國家。李友專指出,「而且在前十名的國家裡面,台灣的醫療價格是最便宜的,只有1千多美元」(表1)。
表1:2018年彭博全球醫療效率指數排名
資料來源:Bloomberg
但這並不代表台灣的醫療服務無懈可擊。李友專指出,台灣的醫療強項為前段的急症(如手術)處理,但在慢性病、長照上的表現卻差強人意。「北歐國家的慢性病患臥床(從無法活動到過世)時間只有幾個禮拜,但在台灣卻是用『年』來計算,」他預測,因為台灣的健保制度長期偏重於急症處理,導致長照一直沒有沒有足夠的資源發展。「現在說準備投入兩百億元到長照裡面,可是台灣老年人口比例愈來愈高,這兩百億夠用嗎?」
要填補長照無底洞,得從預防醫療下手
如果說長照是個無底洞,應對方案不應該是盲目地投注資源,而是盡力使這個黑洞縮小、可控──這正好是AI可以切入的地方。李友專表示,去年在美國洛杉磯曾對200位醫療人員進行調查,要他們在4個醫療體系參與者(病人、政府、醫療管理機構、保險業者),4類場所(住家、診所、醫院、長照機構)和3個項目(預防醫療、急症醫療、長照醫療)所組成的48個選項中,選出哪3個AI最應優先投入。「選出來的第一名,是病人在家的預防醫療,第二、第三才是在醫院的急症處理,」李友專補充,「如果只從項目來看,預防醫療的分數,更遠遠超過急症跟長照。」
圖1: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李友專
攝影:蔣士棋
他舉例,避免醫療錯誤(Medical Errors)就是預防醫療上亟需補強的區塊。「在美國,醫療錯誤已經是死因的第三名,僅次於癌症和心臟病,」他表示,醫療人員普遍處於高壓力工作環境,進入極度疲勞狀態時,難免出現失誤,造成看錯症狀、開錯藥方的現象,而且隨著疾病分類愈來愈細,病患的症狀也日益複雜,醫療錯誤將更難避免。所以,如果能使用AI輔助醫生診斷、治療,光是在降低錯誤這方面,就能大幅提升醫療品質。
再進一步,AI還能做到疾病預防。「我們都知道台灣有個健保資料庫,卻不知道多好用,」李友專解釋,健保開辦至今已經23年,擁有全台灣所有民眾的用藥、診斷、手術等資料,「而且台灣人平均一年看病15次,這麼大量、高頻、連續而且深度的醫療紀錄,全世界只有台灣辦得到,」他補充,從就醫紀錄的表現型資料著手,再加上掌握遺傳的基因體資料,還有日常生活中的暴露型資料和行為型資料,就可以建立完全客製化個人健康和疾病預測模型。
「這些事情在過去是天方夜譚,因為變數太多,沒辦法進行準確預測,」李友專認為,技術上的瓶頸,假以時日一定可以突破。「這麼多資料內的變數可能上百萬個,現在的大數據模型確實還處理不了,可是10到20萬個變數是沒問題的。而且蒐集的時間愈長,數據量愈大,預測的結果也會更準確。」
資料來源:
【智慧創新局-從醫藥開發到醫療服務,從人工智慧到智慧應用】研討會,2019/01/24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