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許多企業老板來說,公司的智權部門是只會花錢,無法帶來實際營收的賠錢部門,但真的是這樣嗎?很多時候專利及智權保護為公司帶來的間接及隱性效益是無法估計的。筆者希望自身的經驗與觀念,能夠稍稍改變台灣企業對於專利策略的想法。不要讓專利申請只是單純保護研發成果,也不要妄想今天投資專利明天立即可以賺大錢,而是能以專利分析掌握國際大廠未來的動向,並在優秀的專利人員引導之下,讓研發人員能夠更專注在更有潛力的研發方向上,再以開銷相對不大的專利申請策略保護好研發所得之技術,默默等著國際大廠動用龐大資源,把趨勢與需求創造出來,就能讓小小投資,獲得相對龐大的報酬。
圖片來源:pxhere
如果要談專利佈局,策略大家都會講,但筆者覺得真正厲害的,應該是能領先同業抓到趨勢,進而搶先佈局。
問題來啦,我們抓到趨勢不難,但我們很難知道這個趨勢到底需要多久才會成熟、茁壯。因此抓到趨勢時,該做的其實不是趕快招兵買馬,僱用大批RD來開發產品,而是應該先找RD來進行技術研究,並申請取得專利;又或是事先收購相關專利,待市場成熟時,再投入鉅資來招兵買馬,拓展市場。
也就是說,專利在整個策略佈局上,其實應該是扮演著卡位的角色,專利權人可以保留將來要不要投入資金做大型投資的決定權,如此一來才能更有效率的運用資金,不用承擔過早投入卻血本無歸的風險。
以世界級的半導體大廠台積電為例,很多人都不知道台積電這樣的晶圓代工業者居然擁有全球第二多的太陽能專利,但他們是直到2011年才成立子公司 — 台積電太陽能(按:已於2015年8月關閉,但主要是當時全球產能供過於求),開始量產太陽能相關產品。也就是說,外界很可能只是看到2011年台積電開始投入太陽能,但如果是從專利佈局來看,其實是更早就有基礎。
道理是這樣的:單純研究並申請專利,其所需要的維持成本相對低很多,比較不會被股東逼著要趕快有成果,也不會被迫過早把資金燒光而等不到市場爆炸性起飛。
過早投入,前浪死在沙灘上
早在10多年前,筆者第一份工作是在電子商務公司上班;當時就看到這個情況,電子商務雖是趨勢,但接受度仍低,還需要投入龐大的資金去推廣教育,風險極大。在當時,筆者曾建議公司應該先想辦法以較低成本建立一個可以被信賴的品牌,而不是找一大堆業務試著去推廣電子商務。
當時該電子商務公司的總經理雖然認為筆者是正確的,但很可惜已經向股東承諾在幾年內要達成營收目標,因此被迫在市場還沒成熟前即投入龐大資金去推廣及教育。如今,事實證明電子商務爆炸性成長,但很可惜這家電子商務公司早已燒光1億元資金後倒閉。
沒用專利卡位,只能挨打
洞察趨勢很重要,但懂得循序漸進完成所需的佈局更重要;即使已洞察趨勢但如果佈局太慢,也會衍生許多問題。有一家在國際舞台上聞名的台灣企業C公司,如果能夠盡早做好專利防禦,也許就不會衰退得這麼快。
在美國的專利制度下,產品只要侵犯一件專利,就有可能因ITC限制性禁制進口令,導致整批產品不准進口到美國,因此核子彈級的專利真的就像核子彈那樣,保證完全互相毀滅,兩家公司(侵權與被侵權者) 的產品均不能進口到美國,而形成恐怖平衡。
然而,從C公司與美國電腦大廠之間的專利大戰細節來看,C公司根本就缺乏核子彈級的專利 (不管是自己研發或收購),難怪會被美國電腦大廠用專利打得東倒西歪。
就算C公司起步晚,但他搶先推出前瞻性的商品賺到第一桶金之後,卻沒有趕快趁機收購或併購具有關鍵性競爭力的專利,反而是花了90億併購非公司業務核心的公司,同時也沒先把公司核心產品技術基礎打好,卻急著進入其他領域之中。
雖然,C公司與該美國電腦大廠之間的專利大戰中,其他友好企業曾『賣』10件核子彈級的專利 (砸了上百億美元從通訊大廠買來的一批專利中精挑細選) 給C公司,讓C公司可反訴美國電腦大廠,但很可惜被法官認定C公司並非真正擁有這些專利,而無法威脅該美國電腦大廠,可見專利佈局不能只是臨時抱佛腳。
總之,專利佈局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擁有幾件核子彈級的專利,以達到極致的防衛性。
投資核子彈級的專利值回票價
依據筆者瞭解,許多財力雄厚但技術落後的大陸公司,正在以無預算上限的方式大量收購專利 (其實以他們的營收規模來說,這只算小錢而已)。
從策略上來看,如果收購價錢不高,收購很多專利倒是可以嚇唬人的,因為對手很難全部每件專利都仔細比對有無侵權風險 (太多產品,太多專利,太多種可能),讓對手不敢輕易發動專利大戰,至少在要爆發專利大戰時,手中還有專利去挑出來威脅對方。
只是,如果缺乏核心策略,可能只會浪費銀彈,因為只要有一件核子彈級專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是往往都要耗資龐大 (例如Google買下MOTO手機部門),但卻絕對值得,因為這一件核心專利有可能是用來保護一年百億美元的生意。
此外,如果懂得抓住市場趨勢,搶先趁低價收購有潛力的專利,也是一個很好的策略。畢竟當下正流行的技術,專利權人與技術擁有者,一定會自抬身價,企圖以高價出售。
抓到趨勢,搶先卡位的優勢
舉例來說,觸控這個技術已發展很久很久,直到幾年前Apple推出iPhone後,觸控市場才呈爆炸式成長。
如果能更早去關注Apple所申請的專利,應該能發現有關於iPhone相關專利佈局,而能夠在觸控市場爆炸式成長前,找機會以較低價格去收購技術不錯但經營不佳的公司 (當然其技術要有專利保護才有意義)。很可惜,大多數的台灣廠商,一方面不懂得抓到趨勢,另一方面在趨勢慢慢形成時,卻又犯了該注意而未注意之過。
台灣的科技公司大多屬於代工型的商業模式,因此總是被動地看市場現在流行什麼,才趕快投入一些人力來做樣品,再來爭取訂單。只是,常常就是好不容易終於做出樣品,也有能力做代工時,市場的流行趨勢慢慢淡下來,總是撲了一個空缺,導致台灣科技公司變得不太願意投入研發,只願意投入鉅資收購經營不善的企業,看看能不能用超低成本,讓該企業開始賺錢。在某個市場趨勢成形之時,又因為該領域中某些卡位已久的企業挾帶著相對領先優勢下日益茁壯,也難以相抗衡,台灣企業總只能苦嘆找不到機會,沒有成長動能,又不敢,也不知道該投資些什麼,簡直是坐以待斃。
事實上,巧妙的利用專利分析可以幫助企業早一步掌握到趨勢,至少在趨勢慢慢形成時,可以比同業更早一步知悉。
專利分析如何幫助進行專利佈局?
早在微軟首次推出Kinect (一種體感辨識器)引發遊戲產業高度震撼之前,筆者已隱隱約約的察覺這個趨勢的存在。
幾年前,筆者在進行手勢操作的專利分析工作時,曾查看到微軟有大量的體感辨識專利 (但當時並不知道這些專利技術被稱之為體感辨識) 陸續被核准或提出申請。當時心中的疑惑是,微軟這樣的軟體公司為什麼要申請這麼多這類專利?後來才知道是怎麼回事。
換言之,如果筆者當時的主管有更重視這個意外的發現,即時以積極的態度,將最懂相關技術的工程師一起找進來討論、分析,也許就能更早抓到這個商機,在研發或併購策略上將更知道該往哪個方向發展,畢竟微軟只是一家軟體公司,他還是很需要台灣硬體公司來幫忙量產出產品。
專利分析除了可以幫助抓到趨勢,專利文獻更是提供一個龐大的專家系統,創意資料庫,就看懂不懂得運用了。
將專利分析轉化成專家系統
事實上,不論是否被核准成專利的文獻,都可以將之視為免費的專家諮詢;也就是說,將計畫或正在開發的系統、服務,用精準的關鍵字進行搜尋,除了可確認專利風險外,更能從前人的經驗中減少自己摸索的時間,甚至透過閱讀文獻,有機會達到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效果。
筆者與某公司資訊部主管溝通討論的過程中,該主管曾指出,公司花了大概1年的時間,才逐步完善網站的防禦能力;同時他自己也承認某些完善化的過程其實是很沒效率的嚐試錯誤,應該要更有效率的進行完善化才是。
對此,筆者認為如果早一點從專利資料庫中搜尋相關文獻,應該早就能找到更有效率的手段來解決眼下遇到的問題,而不是自己透過有限的知識來摸索。
然後,再由專利人員協助下,巧妙的迴避他人專利權,既可解決眼前的問題,甚至還可能有所創新與突破發展出自己的專利 (按:筆者名下其中一件美國專利US8953899,就是這樣取得的)。
將專利分析轉化成創意資料庫
以筆者自身的經驗來說,我過去在光寶科技工作期間,曾經是一件專利的唯二發明人之一,另一位是與公司合作的台大教授。當時,我們找到一件專利,足以完全卡死公司想要研發的產品,但筆者透過專利分析的技巧,先是找出該專利的破綻,還自己想出改良手段 (按:其實只是很常見的:增加一個要不要做處理的判斷機制),替公司爭取到一項專利權,讓研發團隊能夠繼續做出產品。事實上,研發創新並不是像大家所想的那麼困難,差別在於有沒有適當的引導、輔助研發人員、以及負責創新的人。
期盼筆者自身的經驗與想法,能夠稍稍改變台灣企業對於專利策略的想法,不要讓專利申請只是單純保護研發成果,而能以專利分析掌握國際大廠未來的動向,並在優秀的專利人員引導之下,讓研發人員能夠更專注在更有潛力的研發方向上,再以開銷相對不大的專利申請策略,默默等著國際大廠動用龐大資源,把趨勢與需求創造出來,就能讓小小投資,獲得相對龐大的報酬。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
劉宏明 |
現任: |
信義房屋股份有限公司專利工程師 |
學歷: |
台灣科技大學化工系 |
經歷: |
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專利工程師
富翊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 |
專業資歷: |
擔任發明人申請過約50件專利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