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貴神速,企業經營更是如此。想要讓企業的發展趕上環境的變化,不能再只靠企業內部的自發性緩慢成長,靈活的台灣企業,也越來越擅長用企業併購來維持競爭力。然而,經營企業時,如果還是只懂著一股勁猛衝,而不懂得適時撤退、休息、轉進的道理,企業的格局將會越做越小,終至無足輕重。
「企業併購,會用跟不會用的,在企業成長速度上會差很多,而現在的商業環境裡,速度就是一切!」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周建宏說。
打開報紙的財經版面,企業併購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常見,而且樣態也越來越多元。「2017年的全球企業併購交易數量跟金額,雖然是連續第二年下滑,但比起2014年還是正成長,」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游明德補充,從2017年規模最大的併購交易案:美國連鎖藥局CVS Health Corp.併購保險公司安泰人壽(Aetna Life Insurance)可以發現,跨產業的整併將成為新趨勢(圖1)。
跨業整併的案例將越來越常見
「因為新科技的發展,改變了消費者的習慣與行為模式,產業之間合作、競爭的空間也增加,」他舉例,包括迪士尼(Disney)買下21世紀福斯(21 Century Fox)來抵抗Netflix等網路串流業者的威脅,還有Amazon、阿里巴巴進軍實體零售通路,都是「混業競爭」的典型案例。
圖1:2013~2017年全球併購交易統計
資料來源:2018臺灣併購白皮書 ,PwC Taiwan
進一步觀察去年的全球併購交易活動,游明德指出,由於保護主義興起,使得各國對於併購監管的態度趨嚴,反而催生出不同的併購模式。「例如中國企業因為川普上台後,在美國市場遇到阻礙,現在就把併購的主力轉移到一帶一路上,而新加坡也是因為一帶一路政策影響,成為區域物流倉儲的併購熱點」;他更特別點名,在東芝記憶體(Toshiba Memory)的併購案中,日本政府為了防止關鍵技術外流,特別允許以貝恩資本(Bain Capital)為首的私募基金收購。「因為國家的政策很明確,就是要把記憶體的研發技術留在日本,這反而讓海外資金有了投資機會。」
至於台灣在2017年的併購交易,則呈現出「量增價跌」的態勢:與2016年相比,交易件數從73件增加到81件,但交易總金額卻從139億美元銳減至61億美元。「這是因為2017年的交易規模,不像2016年那麼大,」游明德解釋,在2016年,台灣出現了鴻海收購夏普,以及日月光併購矽品兩個重量級的大案,但在2017年,Google母公司Alphabet買下宏達電部分資產以及開發金公開收購部分中國人壽股權,規模都只有10億美元出頭,才使得交易金額出現50%以上的萎縮(圖2)。
圖2:2013~2017年台灣併購交易統計
資料來源:2018臺灣併購白皮書 ,PwC Taiwan
圖3:普華國際財務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游明德
攝影:蔣士棋
台灣企業對併購的興趣越來越高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交易件數增加但金額降低,也代表著併購已經不再是大企業專屬的資本遊戲,而是中小型企業也願意嘗試的策略選項。就過去幾年的經驗來看,台灣也不乏一路靠著併購壯大實力的企業,例如這兩年在業績、股價上都表現亮眼的國巨,就成功透過併購來擴大市佔率。更讓人期待的,則是在太陽能產業的三合一併購:新日光與昱晶、昇陽光決定重組成新公司聯合再生能源。這些案例都代表,台灣的企業已經越來越認識,也更加願意使用併購來提升競爭力。
接下來,游明德認為,台灣的企業領導人,應該用更開放的心態,來看待併購以及私募基金。「老實說,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台灣社會都把私募基金給污名化了,」游明德認為,任何經營決策絕對都有其風險跟利益,不管最終要走哪條路,第一步絕對都是先認識它。「例如企業併購,如果自己經營的企業遇到問題,經營不下去了,你是否願意引入外部資金,先階段性地退場,還是要不顧一切地繼續拼?」
他建議,台灣從政府到產業界,都應該重新思考私募基金的角色。「這個工具在台灣我們把它叫做禿鷹,印象非常不好,可是日本政府卻願意把它用來改造自己搖搖欲墜的企業,這種態度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游明德說。
參考資料:
2018台灣產業併購與轉型論壇,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2018/05/23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