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期
2017 年 5 月 17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 電子報訂閱管理  
 
專利量化數據,打開投資新視野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專利的三個構面:技術、法律、商業早就已經是產業界基本知識,但實際上三個面向都能精通的卻少之又少。深圳德高行知識產權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車慧中認為,「大部分的人都只懂法律,有技術背景的人可以談點技術,但幾乎沒有人思考,商業上可以怎麼運用專利。」不過,很快就不再是如此了。

從六月開始,中國大陸的投資人就可以開始買賣用專利幫你挑選的投資標的。講得更精確一點,這個投資標的,是一檔德高行和深交所合作的股票基金,而它追蹤的,正是以專利數據為基準編製的「國證德高行專利領先指數」。

德高行創辦人之一的車慧中,在台灣曾經有二十多年的專利實務經驗,在大陸的專利界工作也將近十年,對於專利實務運作非常熟悉。「說實話,企業老闆們不見得都重視專利,卻一定重視賺錢,更重視怎麼不賠錢,」他指出,企業每年都得花大筆資金養專利,如果沒辦法看見成效,對經營者來說,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浪費!

養得起專利的企業,往往都是好企業

那麼,對企業來說,怎樣的專利才是好專利?車慧中認為原則很簡單:能幫企業賺錢的,就是好專利。「一家企業如果有能力重視專利,多半都已經有不錯的獲利能力,經營管理的素質也不錯,」車慧中還記得,2001年還在工研院工作的時候,讀到一篇Chi Research發表的論文「A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indicators and stock market performance」,正是探討科技指標與公司股價表現的關係,才讓他大開眼界,也開始投入相關領域的研究。

圖1:深圳德高行知識產權數據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兼副總經理車慧中

攝影:蔣士棋

車慧中解釋,用專利來分析公司的獲利和股價,並不是新鮮事,包括Chi Research的科技市淨率(Technology P/B)指標以及Ocean Tomo的創新率(專利累積維持費/企業資產)指標都曾嘗試過,但因為分析結果的顯著性太低,一直不受到市場重視。為了增加分析的精確度和完整度,他改用大數據的思維,在專利上定義超過1000個指標,作為分析的自變數。

換句話說,他捨棄了傳統專利分析的思維,只採用量化方法,來對專利進行分析。「我們最早期只有45個指標,」談到如何挖掘出那麼多的指標,車慧中解釋,這需要對專利資料本身進行多次的爬梳、編碼以及測試。舉例來說,他在定義公司核心/非核心專利時,完全不管技術內容,只以公司是否繼續維持。「道理很簡單:如果是核心技術,對企業的營收會有直接貢獻的,當然會繼續維持;如果非核心專利,企業自然會放棄,」而在定義專利品質時,他也是用專利請求項數目、IPC(國際分類號)項數目、發明專利審查期長度……等客觀數據。

專利領先指數完全由量化指標建構

「這種方法當然會有誤差,」車慧中補充,任何統計預測模型,都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正確,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金融市場中,投資人在乎的是因預測誤差產生的損失,是否落在可忍受的範圍內。「幸運的是,我們這一套方法已經可以用來預測股價了,而且統計上也具備顯著性。」

2015年2月,德高行與深圳交易所合作,利用這套專利數據分析模型,從上海、深圳兩大交易所中挑選出100支股票編製成「專利領先」指數。2016年時,使用這套方法自2009年6月開始進行回測,發現專利領先指數如果當時就已經上市,9年來將創造2.5倍的市值增幅,最高甚至可以達到3.5倍(圖2)。

圖2:2009年6月至2015年10月專利領先指數(SZ:399427)績效表現

資料來源: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

有了初步成功後,車慧中已經想好下一步:一方面這套模型可以再進一步改良,針對不同產業的特性調整指標和權重,再推出適用各產業的專利指數;在應用面上,他也計畫推廣到其他公募或私募股權基金公司,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指標。「我們專利人不應該畫地自限。專利的圈子很小,可是外面的世界很大!」

參考資料: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