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期
2017 年 4 月 19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 電子報訂閱管理  
 
提升台灣專利申請量,智慧局計畫主動出擊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的專利申請年年衰退已成為常態,也是每年工業總會智財委員會議討論的焦點,但不管怎麼討論,甚至還推出了國家級的智財戰略綱領,都扭轉不了這個現象。著眼於此,上任至今還不滿一年的智慧局長洪淑敏認為,智慧局必須主動探訪各個產業,了解他們的技術能力與專利布局需求,才能一步步增加業者對台灣專利的信心,也才能真正提升台灣專利申請量。

一年一度的工業總會智財委員會議,於4月10日時,在工總正式舉辦,而這也是智慧局長洪淑敏,自去年八月中正式就任以來第一次與會。只不過,一上任就得面對台灣專利量節節下滑的危機,這位新任局長又有什麼應對方案?

本刊在前文(2016台灣專利統計分析:設計專利成為新亮點)中曾經報導過,2016年台灣專利申請量下滑的現象已經逐漸趨緩。不過,如果以本國、外國人的申請量變化來看,差距已經越來越大,106年時,外國人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已經超過本國人達一萬件以上(圖1)。

圖1:民國101年至105年本國、外國人發明專利申請量變化

資料來源:智慧財產局業務發展概況簡報,2017年工業總會智財委員會議,2017/4/10

政策改變,學校專利申請量大幅降低

如果深入來看近三年本國申請量的結構,洪淑敏認為,以學校的衰退最為明顯。根據統計,103年來自學校的發明專利申請量,還有2127件的規模,但在105年度就只剩下1625件,占本國發明專利申請量的比例也從11.2%減至9.63%(圖2)。

洪淑敏分析,這應該跟國家對於產學合作以及教育機構專利產出的政策有關。「以前科技部對教授老師的專利申請補助比較多,可是現在專利獲證後的年費,要由老師自己負擔,申請的意願就變低了,」她補充,「對學校老師來說,在產學合作上,技術能夠順利移轉出去給業界比較重要,申請專利的重要性自然就下降了。」

圖2:近三年學校於發明專利申請量與占比

資料來源:智慧財產局業務發展概況簡報,2017年工業總會智財委員會議,2017/4/10

智慧局「走出去」,主動開發新機會

既然學校的申請量在短期內不可能反彈,智慧局的重心還是回到企業上。只不過,這一次瞄準的並非大型科技業,而是對專利實務較為陌生的中小企業、國營企業和金融業等。她補充,今年開始,智慧局將把行之有年的協助企業進行專利申請與佈局,當作重點工作。「我們先讓局裡的同仁直接拜訪企業,了解他們的需求還有對智財權的認識,接下來就為他們設計課程,一步步熟悉專利。」

洪淑敏解釋,這些企業的技術能力、對專利的認識可能都各有差異,提供的課程也不盡相同,從最基礎的法規概論、申請審查實務,到進階的專利檢索和布局等可能都有涉獵,但最重要的還是降低專利制度對這些業者的進入門檻。「例如在專利檢索上,每個產業技術領域的用語,跟我們進行正式檢索的可能就不盡相同,就必須要透過『翻譯』才能讓業者了解,」

她統計,這項計畫從開始進行以來課程說明會的場次已經從三年前的15場增加到去年的35場,未來更會持續擴大。

圖3:經濟部智慧局局長洪淑敏

攝影:唐銘偉

至於在提升專利品質方面,洪淑敏準備從大數據下手。首先,在106年到107年,智慧局計畫建構全球產業專利知識服務以及全球專利檢索服務,協助中小企業快速掌握世界上先進的技術發展趨勢,以及早做好專利與技術布局;而在106年至109年之內,智慧局也搭配政府五大創新產業政策,選擇重點產業進行推廣,包括工具機、自動化元件、醫療器材、太陽光電產業,協助業者有效運用智慧財產,提升競爭力。如此一來,只要業者手上的專利能夠發揮作用,申請專利的意願自然也會提高。

對這位新科局長來說,105年的專利申請量下滑趨緩,應該可以算是好消息,但業界期盼的遠不只如此;智慧局主動出擊、了解業界需求的做法固然值得肯定,但歸根結柢,智慧局自己的審查、面詢乃至於後續的舉發程序也得更為細緻,才能減少專利權被法院判決無效或敗訴的現象,進而提升智慧局自己的公信力。這些,恐怕更需要洪局長煩惱了。

資料來源: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