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2016台灣專利統計分析:設計專利成為新亮點 )曾經分析過台灣新科專利王:台積電近年的專利申請與獲證狀況,而在三月底的一場研討會中,台積電的副法務長陳碧莉更詳盡地介紹了這家全球性企業的專利佈局策略----其中的秘訣,都在戰國時代的《孫子兵法》中。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始計篇 第一》
作為全世界IC製造業的龍頭,台積電的使命一直很清楚,就是做客戶最佳的夥伴。「我們沒有自己的產品,但各位的手機中應該都有我們生產的晶片,也都是我們的間接客戶,」台積電副法務長陳碧莉說。
正因為如此,台積電的技術研發乃至於智財保護策略,目的都是維持在晶圓製造上的自由營運(Free to Operate)優勢,而且保護的對象除了台積電自己以外,更包括所有使用台積電製造服務的IC設計公司,更顯得角色吃重。陳碧莉強調,「所以,我們從來不接受NPE(專利非實施實體)的威脅,一次都沒有!」
她認為,台積電的專利管理策略,可以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來總結:平日得要用心將研發成果轉化成專利保護,並且時時刻刻檢視、評估與競爭對手間的差距。要是哪一天真的有敵人上門,這些專利就是最佳的防禦武器,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敵人知難而退。
養兵千日:專利也要汰弱留強
首先從數據來看,台積電的專利申請量歷年一直穩定增加,去年度(2016)還奪下台灣專利申請量第一名的位置。除了台灣,美國、歐洲、韓國也是重點佈局的國家,其中美國更是重中之重,「我們去年的美國獲證專利數量,第一次進入全美國的前十名,」陳碧莉說,台積電的智財保護思維很簡單,「研發成果進展到哪裡,我們的保護就延伸到哪裡。」
圖1:台積電副法務長陳碧莉
攝影:唐銘偉
然而,並不是所有技術最後都會成為專利,也不是所有的專利都要用同等的資源保護。舉例來說,在眾多的專利中,真正掌握住關鍵技術的還是少數,但這些關鍵技術可以再衍生出新的專利來增強保護力道,就值得持續投入,並且把申請範圍延伸到多個國家。「能夠打仗的專利就是好專利,所以對於這些有價值的專利一定要用整個專利家族網的方式建構起來,佈局才算完整。」
只不過,技術的供與需之間難免有落差,當研發進程趕不上實際需求時,台積電也會適度的從外界購置專利,但仍然以自行研發作為主流。
用兵一時:不懼戰,亦不求戰
作為純然的專利實施廠商,陳碧莉坦言,台積電最常碰到的威脅,就是NPE的專利訴訟,尤其在Fabless風潮的帶動下,許多傳統日本晶片製造商在轉型之際對外釋出不少專利,一旦被NPE收購,立刻就成為訴訟的利器。
面對這些難纏的對手時,陳碧莉認為,不論如何都不能示弱。「如果你今天對某一個案子妥協了,改天對方換個名字、再買一批專利又回來找你,絕對沒完沒了!」
由於NPE大多的策略都是以戰逼和,也就是以訴訟的法律風險逼迫廠商付出高額和解金,因此最有效的回擊策略就是拉長戰線,逼迫對方陷入訴訟當中。陳碧莉舉例,台積電曾經被一家NPE在美國麻州的法院提告,但經過研究後,發覺這家NPE的註冊地在德拉瓦州,於是台積電立刻在德拉瓦州的法院請求移轉管轄權(Decision on Jurisdiction),並且獲得成功。「我們這個程序一完成,對方就放棄接下來的動作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要打官司,只是想賺錢,」她也建議,如果發覺對方的專利有瑕疵時,也可以直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提起專利多方複審(Inter Partes Review, IPR),也同樣能有嚇阻的作用。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戰者也。」 研發就像是軍備競賽,誰的武器多,誰的勝算就大,如果實力與對手之間確實有落差,即使沒有發生訴訟,勝負自然能夠分明。專利管理的目的,就是在平常就認真盤點與累積作戰需要的資源,也就是孫子兵法中「勿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的道理。這樣一來,需要多花力氣應付的專利訴訟自然減少,公司的發展也能更加穩定了。
資料來源:
「研發結合智財策略 掌握競爭情報‧運營專利」研討會,2017/3/28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