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雜國際關係的影響下,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認為「相互依存時代的競爭」將是美國的主要挑戰,並希望透過自身與合作夥伴協作,採取一些方法來減輕地緣經濟風險。
美國力推國家級經濟安全戰略
2023 年 5 月廣島G7會議上,與會者試圖將經濟安全定義為「透過一系列政策,制定從建立有彈性的供應鏈到打擊經濟脅迫和防止先進技術洩漏的措施」。經濟安全的基本情境包括針對各種突發事件的後備計劃,例如疫情或與氣候緊急情況相關的日益嚴重的破壞,較為進階的項目則包括地緣政治危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局勢逐漸升高的科技戰等。
同時,拜登政府也針對醫療、礦產、電池和半導體這四個關鍵供應鏈進行審查,列為國家戰略安全物資。一系列的措施顯示,國家安全傳統上與軍事準備等「硬安全」特徵有關,但政府越來越認為「經濟韌性、可信賴產業」是國家安全的基本要素。
在美國,經濟安全戰略,包括更廣泛的戰略合作,是由多個機構執行的,包括美國商務部、國務院、財政部、美國貿易代表署等。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轉變,商務部目前具備龐大行政權力,例如負責監督 CHIPS 和科學法案資金的部署以及出口管制的頒布;另一個變化是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內部權力的鞏固,該委員會負責監督和協調經濟安全事務的機構間合作。
美國致力強化網路通訊產業競爭力
今年11月,美國發布《國家頻譜戰略》(National Spectrum Strategy)以及相關的總統備忘錄,主要由國家電信資訊管理局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NTIA)和聯邦通訊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制定,為美國先進無線技術的創新、競爭和安全制定藍圖,包括改善頻譜管理和頻譜存取的新行動,對超過2,700兆赫頻譜的潛在重新利用進行研究,這將有助於確保公私部門能夠向每個社區提供關鍵服務所需的頻譜資源。此外,也確保美國利用頻譜政策作為維持無線技術全球領先地位的關鍵,不僅將改善消費者無線網絡,亦能改善航空、運輸、製造、能源和航太等重要經濟部門的服務。以下為四大支柱:
支柱一:確保美國在先進和新興技術領域處於領先地位的頻譜管道
首先針對2,786兆赫頻譜進行深入研究,以實現潛在的再利用。確定五個頻段進行研究,分別是3.1-3.45 GHz、5.03-5.091 GHz、7.125-8.4 GHz、18.1-18.6 GHz 和 37.0-37.6 GHz 頻段。這種頻段組合可以支援多種用途,包括無線寬頻、無人機和衛星操作。國家電信資訊管理局將在2年內完成其研究。以及徵求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意見、基於數據的分析、協調執行頻譜重新利用計劃以及持續監控。
支柱二:協作長期規劃,支持國家不斷變化的頻譜需求
美國將制定強有力的流程,在頻譜分配決策中納入產業利益相關者、聯邦機構和諮詢小組的全面投入。該框架將執行總統備忘錄中關於加強機構間協調的指示,同時以目前有關頻譜決策和擴大私人參與的機構間諒解備忘錄為基礎。為了支持透明的分配決策,將開發基於價值觀的模型以及技術和經濟分析的最佳方法,以量化不同頻譜分配方案的好處。並根據利益相關者的意見,將定期更新該策略,以確保其支持有效的協調、解決頻譜政策中的差距並促進美國頻譜的領導地位。
支柱三:透過技術開發實現前所未有的頻譜存取和管理
為了加速頻譜創新並確保美國在這項關鍵技術方面保持領先地位,美國將在12 至18個月內推進研究、制定投資激勵措施並制定可衡量的目標推進頻譜接入技術,包括建立頻譜測試平台、制定國家頻譜研究與開發(R&D)計畫、鼓勵公私部門研發。
支柱四:擴大專業知識範圍並提高國民意識
除了透過國家頻譜勞動力計劃培養全方位營運、技術和政策的勞動力,也會確保各級政策制定者,包括州、地方和部落政府能夠獲得涉及頻譜的決策所需的資訊。
韓國、歐盟、日本紛紛祭出經濟安全策略
一、韓國
當然,這些佈局也影響其他盟國的做法,雖然大多數國家沒有完整的經濟安全戰略,但許多國家開始制定各種經濟安全議程。舉例而言,2022 年 10 月,韓國啟動「國家戰略技術培育計劃」,確定了 12 項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技術,每項技術都將獲得自己的單獨「戰略路線圖」,目的為促進公共與私人投資。今年8 月。韓國與美國、日本舉行的三邊會議,韓國重申在某些情況下重建與夥伴國家的友好關係,雖然三邊會議傳統上會關注國防安全問題,但這次經濟安全議題卻佔有一席之地。
二、歐盟與德國
相較之下,歐盟就具備較為完整的經濟安全戰略,2023 年 6 月發布的《歐洲經濟安全戰略》呼籲歐盟重新評估經濟安全並「降低風險」,並採取三管齊下的方法:保護、促進和合作,2023 年 10 月,歐盟執委會發布一項關於關鍵技術的建議,呼籲歐盟成員國對四個對安全重要且容易洩漏的技術領域進行風險評估: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和生物技術。總體而言,這些措施都代表歐盟轉向採取更制度化的經濟安全議程。歐盟宣布經濟安全戰略後不久後,德國也在2023 年 7 月發布對華戰略,強調透過減少關鍵領域的依賴來實現韌性的重要性,這項戰略標誌著德國對華態度的巨大變化,並大量吸取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該國過度依賴和貿易武器化的教訓。
三、日本
日本於2022 年5 月推出《經濟安全保護法》 (ESPA),目的為透過建立本土供應鏈或將其轉向不構成國家安全風險的合作夥伴,減少日本對不友好國家的依賴,特別是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例如關鍵技術和礦產方面,一直是日本多年來關注的問題,特別是自2010年以來,日本扣留一名中國漁民後,中國即宣布禁止稀土材料。因此,確保關鍵礦產等物項穩定供應鏈,以及打擊經濟脅迫是日本政府主要戰略,同時,日本目前也正在審查其經濟安全戰略,預計該戰略將密切反映歐盟的做法,因為它也將圍繞保護、促進和安全三大支柱。日本的經濟安全戰略是透過跨部門程序來實施的,其中包括經濟安全促進委員會、經濟安全立法準備辦公室和經濟安全促進辦公室等機構。
而法國、義大利和加拿大等國家在經濟安全方面則採取相對更克制的態度。法國和義大利作為歐盟成員國,自然受到歐盟委員會近期戰略的牽連,但與德國不同的是,它們並未制定國家經濟安全議程,加拿大沒有經濟或國家安全戰略(即便加拿大主要執行長和企業家聯盟呼籲加拿大政府採取更強有力的經濟安全政策)。加拿大一直積極參與與印太盟國就該議題舉行的雙邊論壇,但相對而言,它在該議題上落後於其他七國集團成員。
生成式人工智慧為美歐產業共同努力方向
而生成式人工智慧產業的合作也是未來經濟安全的焦點,DeepMind 提出一個衡量「性能」和「通用性」的矩陣,涵蓋五個級別,從無人工智慧到超人類生成式人工智慧,這是一個在所有任務上都優於所有人的通用人工智慧系統。性能是指人工智慧系統的能力與人類相比如何,而通用性表示人工智慧系統能力的廣度或其達到矩陣中指定性能水平的任務範圍,為了讓人工智慧風險更容易辨識,DeepMind 引入一個單獨矩陣來衡量人工智慧系統的自主性和風險。人工智慧系統涵蓋從 0 級(人類執行所有任務)到 5 級(代表完全自主的人工智慧),其中人類和人工智慧共享任務和權限的各個層級之間。
圖、DeepMind提出生成式人工智慧風險分級
資料來源:arxiv
人工智慧系統相關的風險因其自主程度而異,在較基礎的層面上,人工智慧充當人類技能的增強者,其風險包括人力遭受替代與當前產業的顛覆,此外,隨著人工智慧技術使用自主性增加,風險可能涉及透過個人化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操縱,造成更大的混亂,以及由於完全自主的代理人與人類價值觀不同而造成的更嚴重的損害,因此,研究人員提出了衡量人工智慧的六大標準,包括(一)人工智慧的衡量標準應該著重於能力,而不是像人類一樣的理解、意識或感知等品質;(二)衡量應同時考慮通用性和效能水準,以確保人工智慧不僅能夠執行廣泛的任務,而且也能在執行上表現出色;(三)指標應該關注人們重視的現實世界任務,而非學術理論等。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
蘇翰揚 |
學歷: |
國立中正大學企研所 |
經歷: |
產業分析師 |
專長: |
產業分析與市場研究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