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期
2023 年 11 月 08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國際關係下的美中角力:人工智慧新戰場
蘇翰揚╱產業分析師

美中科技戰正如火如荼展開,人工智慧領域被認為是半導體之後的新戰場,拜登政府已經頒布行政命令限制美國創投與金融業者投資中國人工智慧公司,若從子領域觀察,則不難看出未來美中人工智慧戰場將在AI晶片、深偽技術、東南亞、技術投資四大面向進行角力,而台灣業者則應從中間抓緊機會佈局。

科技民主主義是美中人工智慧競爭的核心思維

人工智慧軍備競賽正成擴大為中美兩大國的重要戰場,位於這場競賽前線是使用演算法來學習並執行複雜的認知任務,這些技術共同特徵在於提供廣泛的應用、重塑不同產業樣貌的能力,企業若能挖掘相關機會,不僅能加速業務成長,更可透過快速原型設計達到產品與服務快速更迭的效果。根據Hinrich Foundation統計,美國依舊是全球人工智慧支出最高的國家。2023 年,美國對人工智慧企業的投資大幅超過中國大陸,美國為 266 億美元,而中國大陸僅達 40 億美元左右。從另一個角度觀察,人工智慧相關研究論文的引用次數也有其參考意義,根據史丹佛大學的《人工智慧指數報告》,2021年中國大陸在人工智慧發表論文的引用次數幾乎是美國的兩倍,但研究論文是一回事,將創新想法轉化為真正的商業投資則又是不同光景:從2013 年到2022 年,美國約有4,600 家人工智慧業者獲得投資,是中國大陸同業數量的3.5倍。對雙方業者而言,找到方法來降低人工智慧價值鏈的風險可能比尋求完全脫鉤更有意義。

雙方角力點一:人工智慧晶片

第一個領域為人工智慧晶片供應鏈的武器化,拜登政府與其他國家試圖阻止技術轉讓給地緣政治對手。這涉及使用出口管制和制裁手段,以及限制創投與將特定業者列入實體清單。就中國而言,採購NVIDIA、Intel等公司受到限制的人工智慧晶片及相關技術時,仍然有可能利用法律漏洞和規避策略來規避限制,加上黑市的出現進一步挑戰了美國政府限制這些受控技術的能力與努力,大量資金透過開曼群島等離岸避稅天堂流入中國亦是如此。那麼問題來了,華盛頓及其盟友將如何擴大和執行出口管制制度和對外投資管制來應對這些挑戰?成效如何?在此趨勢下,貿易格局和全球價值鏈這個實體,將被混亂的科技民族主義法律和政策所切割重塑,這最終可能導致史上最全球化的技術產業(半導體)更加脫鉤和分裂。

拜登政府此前曾將半導體價值鏈中涉及製造設備和設計軟體的關鍵設備作為反制措施——這些特殊領域由美國與荷蘭業者主導,透過這些措施,阻止中芯國際和華為等中國公司生產自己的先進晶片或從使用美國技術的其他公司購買先進晶片。其中,針對AI運算晶片的對中銷售更是重點,美國晶片設計公司NVIDIA目前在專用人工智能晶片市場佔據主導地位,預計到2023 年底將佔據全球近90% 的市佔率,生成式人工智慧平台的發布與推廣引發了對人工智慧晶片的需求,使NVIDIA一躍成為市場領導者,而另一家美國公司超微半導體公司 (AMD) 則位於第二位。

原本二者透過相關需求有效提升營收,然而從2022年8月開始,美國商務部出於國家安全考量,禁止中國企業購買NVIDIA先進的AI晶片,而這些晶片目前是深度學習應用不可或缺的。商務部對NVIDIA的兩款最先進的人工智慧晶片 A100 和 H100 實施出口管制,隨後在2023年底更進一步擴充禁售內容,只要性能超過一定的限制就不可在中國市場銷售,就連消費性顯示卡也在禁售之列。

雙方角力點二:深偽技術與資訊戰爭

人工智慧軍備競賽的第二條戰線處於灰色地帶,由於大型語言模型與聊天機器人快速成長,加劇深度偽造技術與生成內容的破壞力,政府與企業都在關注人工智慧是否可以防止它們成為不良行為者和駭客的工具,而需要討論議題是市場力量(人工智慧提供商和其他第三方提供的新技術和服務者)能夠在多大程度上確保資訊的真實性和可驗證性,以及是否能有效避免產業受到資安威脅。舉例而言,深度偽造是一種人工智慧的技術,用於生成或更改影音內容,以呈現實際上並未發生的事件。其原理是使用深度學習神經網絡來操縱影片和語音,神經網路在某些方面與我們大腦處理資訊的方式相似,讓使用者難以辨識資訊真假,相關技術在烏克蘭戰爭中被大量使用,成為重大的國防問題。

由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 (NIST) 的網路安全框架 (CSF) 已實施近十年,為保護關鍵基礎設施組織的安全提供了重要基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資安防護指南,成為防範深度偽造事件的重要工具。該框架由標準、指南與最佳典範組成,用於管理跨系統、數據和資產的網路安全風險,2017 年 5 月簽署的一項行政命令要求美國政府機構在對機構系統進行風險評估時使用 NIST CSF,讓產業的資安擁有共同語言,「治理」的引進是該框架的一個重要的新部分,業者應將治理導入組織環境,特別是風險管理和供應鏈等領域的角色、職責和權限,以避免各種釣魚、社會工程,與外部管道的網路攻擊侵擾,同時也要求企業針對員工的資安意識進行培訓與強化。

雙方角力點三:東南亞地區的人工智慧投資

當然,建立人工智慧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為中國主要目標之一,由於在歐洲大陸收購與合作受挫,加上美國與日本在半導體產業領域的嚴厲封鎖,為突破科技困境,中國大陸政府除了端出「半導體基金」等措施外,也積極投入軟體,特別是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而東南亞自然成為主要突破口之一。

在政府的相關措施上,2018年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出「中國-東協戰略夥伴關係2030年願景」,當中其中一個項目是「在共同關心的領域探討科技創新合作和協作,包括掌握數位經濟和技術創新的機會同時,強化潛在的新技術挑戰,如在電信、電子商務和智慧城市發展等領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上述措施事實上都需要人工智慧的促成,因此如阿里巴巴、華為等皆透過人工智慧嵌入其企業解決方案,並在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大展身手,建立在當地的人工智慧話語權。

雙方角力點四:限制私募基金與創投投資前瞻技術

最後,私募與創投領域也是雙方角力點,由於擔憂美國資金投資中國大陸的高科技新創,最後反而為美國創造更多競爭對手,過去二十年裡,包括紅杉中國、GGV 和Coatue 在內的創投和私募基金業者已向中國科技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為從TikTok 所有者字節跳動,再到無人機製造商大疆創新等大型科技公司的發展提供了資金支持,而這些業者被認為可能侵犯人權與隱私。

拜登政府於2023年8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對可用於增強北京軍事能力的關鍵技術產業進行新投資,。這是拉大世界兩大經濟體之間科技發展分歧的最新措施。該行政命令將禁止風險投資和私募股權公司向中國開發半導體和其他微電子、量子電腦和某些人工智慧應用的努力注入更多資金,拜登政府指出,此措施是為了保衛國家安全,即便中國大陸可能將其視為遏制其崛起行動的一部分。

實際上的案例是紅杉資本為此已經拆分中國業務,以進行投資地區區隔,凸顯美中兩國圍繞下一代尖端技術創新的爭奪日趨激烈;紅杉資本2005年起進入中國市場,至今已投資了1200多家公司,其中包括螞蟻集團、美團、拚多多、字節跳動等知名企業,以及電動汽車、生物技術等新興科技領域的公司,被認為在中國科技巨頭快速而利潤豐厚的崛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此外,GGV在矽谷、北京、上海、舊金山和新加坡設有辦事處,2017年對中國人工智慧公司進行了約43筆投資,其中之一是曠視科技,這是一家總部位於北京的科技公司,生產臉部辨識軟體,。與此同時,高通創投被指出向商湯科技提供資金,商湯科技是一家生產監控軟體與演算法的中國人工智慧公司,現已被列入黑名單,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還因投資登林科技而受到關注,登林科技是一家雲端人工智慧運算平台企業,主要業務為通用圖形處理單元與深度學習技術。在拜登政府的壓力下,未來這些投資可能被迫停擺,以避免受到美國政府禁令影響。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蘇翰揚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企研所
經歷: 產業分析師
專長: 產業分析與市場研究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