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期
發刊日 : 105 年 6 月 29 日
  智權報總覽   
 
為何專利總是抓不到對手侵權?- Capability Claim對直接侵權的影響
蘇之勤/北美智權專利工程研究組
2016.06.29

一件專利的Claim範圍大小會影響其所保護的權利範圍,同時也是能否抓對手侵權的關鍵,影響範圍的因素除了技術特徵的上下位關係等基礎撰寫概念外,常被忽略的一點是Claim中元件的「可以做的能力(capability)」,因為多數撰稿者都只寫出元件的「能力(ability)」,這看似接近的差異卻足以在侵權訴訟時左右法官的判決。

Capability Claim並不是新東西,但在專利撰寫時卻不常被注意,主要是因為不是每一件專利都會走到訴訟階段,沒有侵權判斷之需要時,Ability Claim就足以滿足發明人了。此外,Capability Claim就像雙面刃,用之殺敵如探囊取物,但也相對容易弄傷自己,這裡的自傷是指專利申請審查階段會遇到的問題,將在後面段落探討。

判例1: Intel Corp. v. U.S. Int’l Trade Comm’n, 946 F.2d 821 (Fed. Cir. 1991)[1]

這判例是用Capability Claim抓對手直接侵權(direct infringement)的經典判決,日後這類型的判例中,幾乎都會引用到Intel這案。

Intel持有可消除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的專利US 4,685,084,其中Claim 1記載「…programmable selection means for selecting said alternate addressing mode;…whereby when said alternate addressing mode is selected…」,然後Intel告Atmel以及General Instrument Corporation and Microchip Technology Incorporated(GI/M)的舊式設計的51系列EPROM侵權,以下接續內容直接以對話方式呈現,以助讀者理解來龍去脈。

「Intel(原告): ’084專利的電路可以選擇alternate addressing mode,其中alternate addressing mode包含non-page mode以及page mode,被告的EPROM侵權。

GI/M(被告): 雖然GI/M的EPROM可以(capable of)執行page mode addressing,但是GI/M 的EPROM從未販售 在page mode中運行,就算轉換到page mode是可行的,消費者也從未被告知如何將晶片轉換至page mode運作模式。

Intel(原告): ’084專利Claim 1記載「programmable selection means」以及「whereby when said alternate addressing mode is selected」,GI/M的EPROM只要可以(capable of)在page mode運行就算是侵權,不需要真的實際在page mode運行。」

最後上訴法院維持被告侵權的決定。從這判例我們可以得到二個結論:1IntelClaim用語中「可程式化(programmable)」以及「when」是讓其claim成為Capability Claim的關鍵,如果今天Intel只在Claim記載其電路可以在non-page mode運行,那就只會是Ability Claim;(2Capability Claim強大之處在於潛在侵權裝置只要可以實施該功能就算侵權,如果是Ability Claim的話就只有實際上有實施才算侵權。

判例2: High Tech Medical Instrumentation (HTMI) v. New Image Industries, Inc., 49 F.3d 1551 (Fed. Cir. 1995)[2]

這案是用來做反面示範的,即因為Claim沒有寫成Capability Claim所以沒有抓到對手侵權的例子。

HTMI持有關於內視鏡的專利US 4,858,001,其中Claim 24記載「…a camera disposed in said body member, said camera being rotatably coupled to said body member…」。HTMI控告New Image 的產品AcuCam侵權,地方法院認為鬆開讓AcuCam相機依附在外罩的二組螺絲可以讓相機在外罩中旋轉,所以被告New Image侵權,但是上訴法院認為依據Intel案而認定把螺絲鬆開是『轉換成「rotatably coupled」之配置』是不妥適的,原因有二:(1)Intel案的programmable是該案關鍵,而AcuCam除非經過改變(altered),不然在外罩中不能旋轉;(2)沒有紀錄、證據說明把螺絲鬆開具有任何功用上的目的,所以上訴法院判定被告New Image沒有侵權。

判例3: Revolution Eyewear, Inc. v. Aspex Eyewear, Inc., 563 F. 3d 1358 (Fed. Cir. 2009)[3]

這案例有趣的點是辯方拿HTMI的例子來為自己辯護,而法官則明確的點出本案應該是近似Intel案以及說明與HTMI案的明顯差異。此判例是Aspex等公司拿RE 37,545這件眼鏡鏡框專利告Revolution侵權,其中Claim 22記載「An eyeglass device comprising: a primary spectacle frame for supporting primary lenses…said first magnetic members capable of engaging second magnetic members of an auxiliary spectacle frame…」,粗體字是侵權與否的討論重點,但請同時留意claim的標的,這會在後續分析中一併說明。

被告Revolution指出雖然其產品具有Claim 22的所有限制,但是其眼鏡的primary frame並不能被輔助框(auxiliary frame)從上固定(top-mounted),Revolution認為這就像HTMI案的AcuCam一樣,不能僅以「能夠改變(alter)成滿足claim的所有限制」就被認定是侵權。

法官認為HTMI案中的論點是正確的,但不適用本案,分別有以下二點事實上的差別(factual distinction):

第一個區別在於claim用語(language),HTMI中claim需要一個「a camera rotatably coupled to a body member」的結構(structure),相對的,本案Claim 22只需要一個可以實施「capable of engaging magnetic members from the top」的能力(capacity),所以Claim 22的用語與Intel案的「programmable」以及「when」所形成的效果較為接近,儘管Revolution的眼鏡並非設計或是販售用於從上固定輔助框,但事實上是其眼鏡可以這麼使用,就算實際上可能不會用於這樣的配置,但還是滿足侵權條件了。

第二個區別更為明顯,HTMI中的AcuCam要調整才能達到「rotatably coupled」,而Revolution不需要調整即可達到「capable of engaging」,雖然Revolution強調即使primary frame不用調整,但其使用方式確實有被調整了,關於這論點,法官提醒Revolution,Claim 22是primary frame的裝置項,不是使用primary frame的方法項。

最後上訴法院維持Revolution侵權的決定。

判例4: M2M Solutions LLC v. Telit Communications PLC, et al., No. 12-33 (D. Del. 2 016)[4]

最後一個案例是2016年初由美國德拉瓦州聯邦法官做出的判決,該判決中包含由被告Telit提出的數個聲請(motion),其中有一部分與本篇要探討的議題有關。

M2M的無線通訊裝置專利US 8,094,010的Claim 1記載「A programmable communicator device compri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ircuit for communicating through an antenna…」,而被告Telit的產品包含設計用於連接天線的墊(pad)以及連接器(connector),因此M2M認為消費者要使用被告的產品就得連接天線,且被告也教導消費者這樣做。

被告Telit以下列幾點反擊:(1)’010專利Claim 1不是Capability Claim;(2)就算Claim 1是Capability Claim,使用者要調整裝置來啟動聲稱的功能,並不算侵權;(3)就算裝置調整了,還是沒有滿足Claim 1的限制;(4)不是直接侵權。

法官用了不少篇幅一一回應被告的論點,結論是Claim 1是Capability Claim且被告Telit侵權,以下是有關本篇議題的重點:

(1)如Finjan案[5](也是另一個有代表性的Capability Claim判例)中所述,使用「for」這詞可表明元件被其功能所定義;(2)能夠實施所述功能的裝置claim不一定要出現「capability」或「capable」(例如Intel案);(3)啟動功能的code已經存於裝置的firmware裡,使用者只要送出指令即可。最後法官駁回被告關於無效性以及未侵權的聲請。

Claim撰寫的注意事項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把「能力」狀況分成三種:(1)present ability;(2)reasonable capability;以及(3)unreasonable capability,其中為了避免中文混淆,接續分析皆盡量不使用中文的「能力」。

「Claim with present ability」只能抓「Device with present ability」侵權,抓不到「Device with reasonable capability」;「Claim with reasonable capability」可以抓「Device with present ability and reasonable capability」侵權,但抓不到「Device with unreasonable capability」。

回到開頭提及的專利申請時Claim的撰寫方式,要把Ability Claim變成Capability Claim,撰寫者要先注意以下重點,第一點是Claim language,「adapted to」、「configured to」、「capable of」、「suitable for」、「for」都是附加capability的用語,但由上述案例可知,其他用語也是可以為claim附加capability的,例如:「programmable」,不過撰寫者也要注意功能用語容易觸發35 U.S.C. 112的核駁,尤其是在Williamson案[6]之後,被判定是Means-plus-function的機會提高了。此外,說明書內容的支持也是同等重要的,因為有效性的挑戰除了USPTO這關,到了法院也是會被對手再挑戰一次。

第二點是「reasonable capability」以及「unreasonable capability」的判斷,從案例可以概略得出「結構上的調整(structural modification)」通常會被法官認定是「unreasonable capability」,所以發明人的目標應該放在「present ability」以及「reasonable capability」。撰寫者若能得知潛在侵權產品可能的數個合理實施方式,則可設法配合第一點的Claim language,為claim附加一個合理的「capability」去含括所述數個侵權行為,這裡要再提醒一次,產品販售時預設未啟動的功能也算是合理能力。Finjan案中法官對此給了一個比喻,軟體販售時具有用於實施但未啟動的功能,就有如汽車販售時是熄火的,但用於推動的引擎是存於汽車中的,若是能瞭解這一點,厲害的Capability Claim可以直接讓對手生產販賣的產品直接侵權,而不用再主張較難成立的輔助侵權以及引誘侵權。不過就如同第一點,在專利申請時也需要注意新穎性及 顯而易見性的問題,因為把ability提升到capability,就某個角度來說是把技術特徵上位化了,要面對的先前技術自然也增多了。

備註

 

作者: 蘇之勤
現任: 北美智權專利研發部專利工程研究組研究員
學歷: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
交通大學材料與工程學系學士
經歷: 法律事務所專利工程師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readersvc@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