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創新社會透視
沒有會員與流量 電子商務搜尋技術再精準都是空談
專訪達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許景泰

張瑋容╱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3.08.01
         

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熱鬧,大餅人人搶食,但如何在最短時間內提供消費者要的商品?如何在幾個按鍵之後就取得同業的數據分析?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拓展市場?如果沒有會員、沒有流量、沒有內容,技術做得再好都是空談。


台灣電子商務市場近幾年相當熱鬧,從 Yahoo 商城、PCHome 24小時購物,博客來等,消費者在網路購物的管道愈來愈多、也愈來愈便利。只是各家購物平台蜂擁推出,消費者得在不同平台各註冊一個會員帳號,每買一樣東西也必須在不同平台尋找,煞是麻煩。達摩媒體推出比價工具「 Pingle 省省吧」,整合各家平台、以單一入口進行商品品項與價格排列,讓消費者可以在同一個平台看到不同的商品,不同平台所提供的價格亦一目了然。北美智權報於專訪達摩媒體執行長許景泰時,首先問了這問題:「網路這麼方便,同業的競爭這麼多,不怕別人抄技術嗎?」

資料庫內容必須豐富 技術必須要能創造產值

談起技術門檻與抄襲的疑慮,許景泰認為在電子商務的市場上,「談判」永遠比技術難。「大家都有技術,但你要橋接這麼多家廠商在同一平台,絕對不容易。就算真的談好這麼多家廠商,如果沒有會員和流量,抄技術有什麼意義?在市場上要抄技術很容易,這同時也是網路麻煩的地方。在科技業大家都講技術,技術門檻固然重要,比誰沒有 bug、比誰優化做得比較好,但以同樣都是做搜尋的業者來說,比的是『誰的資料庫內容多又完整』。對網路業來說,內容才是王道。再來就是能否快速衝高使用者的累積量,讓對手追不上。」許景泰認為資料庫的豐富程度,是在電子商務市場取得先機與否的首要關鍵。


達摩媒體執行長 許景泰先生(張瑋容拍攝)

經營電子商務市場,技術固然重要,但擁有新技術不能因此沾沾自喜,反而應該要思考如何將技術讓眾人皆知,讓大家都願意使用。許景泰認為,「做 data 就是要有資料源和會員,這些都比技術重要,就像部落格經紀人的技術門檻並不高,但部落格廣告能不能養很多會員,有沒有那麼多廣告可以給,可否快速搶到市佔率,這些都很複雜,不是單純用技術就可以說明。從網路界的角度來看,多少人在玩、多少人願意付費,整個會員、流量、內容,這些數字才是重點,而不是看你這技術有多炫。就算技術很新,但是根本沒人用,技術就終究只是一個新技術,無法創造任何產值,要被推廣還是有很大的距離。所以對電子商務來說,重點是有多少人去使用這樣的技術、又創造了多少產值。」

先佔市場 精準度才能發揮效用

電子商務市場如果沒有會員、流量和內容,其實有再酷炫的技術都是空談,更遑論精準搜尋。許景泰進一步說明,「網路求的是先佔市場,當大家都在用,用了之後就很難轉枱。所以技術不是關鍵,技術很強,但如何讓使用者感受、體驗到,覺得好用、想用,才是重點。比如一個叫計程車的 app,比起打開 app 輸入地址等個人資料慢慢查,使用者還是會覺得直接打電話比較快,但是在大陸,就會用 app 直接用點的比較快,是使用者的習慣問題。也許有些技術很酷但是不好用,這還是回歸到使用者的習慣問題。還有人說精準度也很重要,但是也要有內容可以搜尋,如果沒有內容可以搜尋,就算技術到位、可以精準搜尋也沒有用。母體很大,發展精準度才有意義。技術固然很重要,但是技術是第一階段的發展重點,突破、調校技術後才能進行下一步。但是網路業的成敗關鍵不是在技術,而是有沒有全部的人都在用這技術。比方說明明 MySapce 成立比較早,但為何後來會被 Facebook 給取代?因為大家都在使用 Facebook,因為有其會員推廣策略,用開心農場衝高會員量,這當中有很多複雜的原因,不是只有技術。」

台灣電子商務三難:人才不流動、市場規模小、創投環境不成熟

比起台灣與大陸電子商務市場的差別,許景泰認為關鍵點還是市場規模。「雖然台灣市場不大,但好處就是我們很容易知道同業有誰一起競爭,但在大陸就不同,大陸幅員廣大常看不到競爭對手,很多棋步都是暗棋,不知何時會殺出程咬金。所以很多外商在大陸經營電子商務都失利收場,因為你根本看不透這個棋,大陸的電子商務是很複雜的生態。」正由於台灣市場規模小,也衍生許多令人擔憂的問題,許景泰認為台灣的問題首要在於「人才不流動」。

說起人才的流動,許景泰侃侃而談,「比如大陸的阿里巴巴人才可以去騰訊、百度,但是台灣的 Google 人才能去哪?人才有流動、獵人頭公司就有工作、就有議價的空間、就有流動的問題、就有競價的策略,所以薪資可以一直飆高,人才就可以產生競爭。但是在台灣網路業,人才沒有競爭的餘地,因為就只有這幾個 Yahoo、Google,那既然沒地方可以去,我自己創業總可以吧?那創業在美國很適合,假設我從 Google 離開,我就算創業不成功, Google 還是會把我找進去,或者透過購併又回到原本公司。或者我出去創業找金主,可能又有一堆 Google 的員工給予天使基金,甚至大家會輪流給第一輪資金、第二輪資金等。但是台灣哪來第一二輪,只有在最後你要賣的時候才有資金進來。就像Google 99% 的營收還是靠廣告,其他東西都是免費,所以其實 Google 是全球最大的廣告商(圖一)。那 Amazon 就是做雲端,但台灣沒有這樣的超大型服務。在國外創業出來,更瞭解商業模式,更懂市場,台灣創完業就回不去了,因為市場太小,只能一直往前走下去。」

圖一、Google 的廣告收入在美國已經超越平面媒體

資料來源:Google, NAA, PIB

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的第二個問題在於「市場規模太小」。許景泰說明市場規模以台北為中心、另一半在台北高雄,規模這麼小,很容易就知道頂端在哪裡,接著就可以問有幾家在玩?前一陣子大家都做團購,但現在台灣團購有幾家?絕大部分都收起來了。市場小,直接影響到資金的流量。因此台灣電子商務市場的第三個問題在於「資金」。許景泰此時說起網路新創公司極需要資金,但「台灣比較沒有網路業的創投,比較成熟的就是 Cyber angel,appWorks等都帶動了大家對網路的關注,但投資的金額都不大,所以只能投很前端的公司。創投環境不成熟,因為產值太小,投資報酬率低,因此創投環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教育不能太保守 學生需要實務經驗與市場概念

為什麼台灣的創業氛圍與國外比起來氣燄弱很多?也許是教育制度引起的短缺現象。許景泰認為現行教育制度多少也阻礙了創業氛圍的發展:「大家都念到碩博士,不是說唸書不對,而是在他最有爆發力的時候,選擇了不斷唸書,教創業的是卻是沒創過業的老師。學校每天都在講 SWOT分析,但是學生和老師都沒有實務經驗。學校都教 Amazon的案例,那有沒有台灣案例?學生畢業後直接面臨的就是市場,沒有台灣案例他如何理解台灣市場?老師教電子商務,自己卻沒用過拍賣,沒用過拍賣怎麼能瞭解網路的競價策略?沒買過團購、怎麼知道客服流程?沒有買過就不會懂消費者的感覺。老師們都很會讀書、很會整理資料,但都是舊資料,學校培養出來的是最會做研究的人,卻對實務沒有概念。這是台灣教育制度亟需努力的地方。」

跨界實務教學 電子商務講求實戰

關於辦學,許景泰絕對不空談。「也許有些學校老師不知道如何教實務,所以我辦 SmartM網路學校,做各種網路活動、跨界的研討會,結合電影、流行樂團,和業界最頂尖的業者,直接展示怎麼做好電子商務,這叫實戰。專業名詞不是只出現在書本,它要可以用來實踐,要教理論可以如何用在實務上面,因為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走學術研究的路。我辦學校,展示如何在教學如何貼近實務,比如做報告用的數據分析,只要用 EagleEye就可以做研究,它提供24小時價格追蹤與被超越通知、品牌解析 vs. 品類解析、消費者搜尋走勢 vs. 熱門商品排行榜及商品競爭力的優勢分析。每個市場、每個百分比,只要滑鼠一按,數據就可以統統提供給店家做比較,比用論文去做研究還快。人生的夢想有很多種,不該給學生一個保守的路。」

文字探勘 流量為王

針對電子商務數據分析技術,負責開發EagleEye的紅門互動公司執行長張元溢說明EagleEye核心技術有兩個:搜尋引擎字義分析(text mining)及價格追蹤。「第一個是如何在最短時間內處理這麼多資料,我們目前商品量超過一千萬,每天分析五千多個品牌,六千多個品類,還持續在增加中。所以第一個核心技術就是搜尋引擎,我們聚焦在電子商務的 know-how 上面,分析商品的品名,中文會有斷字、斷詞和同義字的商品名稱分析。再來就是如何在一天之內處理完這些商品的價格追蹤,還有使用者喜歡看哪些商品、以及進行哪些商品的比價動作。所以一天要能處理一千萬比資料其實是很可觀的,但我們還在繼續挑戰,目前超過五千萬個商品數今年會有三家大的電子商務平台在崛起,所以商品數每年都在增加。」

關於電子商務商在台灣發展的難題,張元溢與許景泰持相同看法:「目前台灣五千多個品牌中,消費者要怎麼找到你的商品?這是電子商務商辛苦的事情。經營電子商務,有個最大的天敵就是流量,如果沒有流量,商品再怎麼好、都沒辦法完成交易。所以流量是經營電子商務最重要的成本。至於技術的抄襲,其實還是取勝於有多少使用者。就像 WhatsApp 開始得比較早,但還是被 Line 或者 WeChat 給追過去了,而我們在這一塊的耕耘比人家早了兩年多,因此我們有時間優勢,我常跟同仁們說還沒有人跟我們做一樣的東西,趕快衝店家數,趁現在。蒐集資料和搜尋引擎是我們現在的兩個重要核心。EagleEye是情報工具,提供給消費者在最短時間內找到他要的東西,這是我們的事業關鍵點。」

台灣市場規模小是事實,張元溢認為其實以國外的標準,台灣沒有一家廠商可以稱為 “big data”。但電子商務市場依舊可期,許景泰期待未來可朝向東南亞國家發展,進一步推廣台灣電子商務技術與 know-how。

 

更多歷期精采文章,請參閱智權報總覽 >>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