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創新社會透視
韓國產業4大危機:
缺乏人才、專利保護不足、產業外移、企業大小失衡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2.12.17
         

韓國近年來在ICT產業突飛猛,成長迅速,很多項目甚至一舉超越日本、美國及台灣,排名世界第一;然而,在風光的背後,韓國產業也面臨很大的瓶頸。歸納下來,韓國政府及產業正面臨4大危機:包括人才缺乏、專利保護不足、產業外移及企業大小失衡等。除了最後一項企業大小失衡之外,相信前3項也是台灣企業共同面臨的困境。對於一些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問題,目前韓國政府也是一籌莫展,本文把數份韓國產業研究院 (KIET) 近期的產業報告作一分析整理,希望可以從中看出一些端倪。


工研院於12月7日舉辦了「台韓產業政策」論壇,邀請了韓國政府主要智庫之一的韓國產業研究院 (KIET) 副院長河炳基、研究員朱大永、以及韓國知識經濟部東北亞協力科事務官閔貞基等分別就「韓國企業海外直接投資和經營現況」、「韓國IT產業發展要因及三星電子戰略」、「台韓產業合作方案」等層面剖析韓國產業動態。

針對韓國企業投資及布局最新現況,KIET副院長河炳基指出,近年來不少國際企業都透過海外直接投資或併購來達成全球化經營的目的,韓國企業也跟隨此趨勢,藉由在海外成立孫公司形成全球聯網;例如三星電子耗資7600萬美元收購波蘭的Amica 企業、斗山集團耗資8000億韓元 (約7.38億美元) 收購捷克Turbin 企業Scoda Poewer等。最近韓國企業投資的比重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影響,使得礦業與公共機構投資的比重增加,但製造業的比重卻有下滑的趨勢。

此外,KIET研究員朱大永則強調,韓國IT產業中的三大主力商品包括記憶體、顯示器、手機等,在發展不到20年的光景就成為世界第一的產業;成功的原因包括企業可迅速做出決策、大膽研發投資及與政府極力扶持有關。其中三星電子更是其中的佼佼者;5大DNA成功的關鍵就包括「無法跟上的速度」、「最佳的垂直整合事業」、「追求擴大與競爭者的差距」、「全球性擴散」、「任用優秀人才與高報酬制度」等;以「無法跟上的速度」而言, 例如今早在會議上提到的產品概念,隔天早上就可以看到產品的雛形出來,效率出色。朱大永還透露了一個秘密,就是韓國的研發工程師自尊心很強,所以有時候上司會故意在言語上加以刺激及羞辱,當研發工程師被羞辱之後,就會不眠不休的第二天就把研發成果趕出來。

韓國政府設法阻撓企業外移

然而,朱大永也指出,由於韓國外移生產的比例太高,甚至是一些前端的技術也為了以技術換取市場,必須移至中國大陸生產,韓國政府對此現象非常憂心,也設法在法令規犯上拖延,讓這些蠢蠢欲動的韓國企業無法順利成行。像三星電子的Nand Flash記憶體技術已處於全球最頂尖的10奈米 (10nm)等級,就是目前連三星韓國總公司都尚未生產的國家級核心技術,因礙於大陸政府施以市場壓力,所以韓國政府即使已拖了一年多,也不得不把三星放行;目前三星半導體的10奈米級Nand Flash記憶體的前期晶圓廠已經在大陸西安建設中。其外,三星的8.5代線LCD面板廠也預計在2013年底在大陸蘇洲開始稼動。下表1是韓國於2011年主要產業海外生產的比重,數據顯示韓國在行動電話、數位電視及汽車產業的海外生產比例相當高,就數位電視有高達93%的比例在海外生產,讓人咋舌。

目前韓國政府所面臨的一大難題就是如何阻撓或至少是延緩企業出走海外的速度,因為這除了不利於國家經濟成長外,對於頂尖技術及人才的流失也是對政府一大考驗。

1. 韓國2011年主要產業海外生產的比重
產業類別 海外生產比重 (%) 市場占有率 世界排名
行動電話 78.2 31.1 世界第一
半導體 8.2 12.7 世界第二
顯示器 (Display) 在中國投資中 53.8 世界第一
2次電池 部分在美國投資 40.2 世界第一
數位電視 (DTV) 93 37.6 世界第一
汽車 40.3 7 世界第五
資料來源:KIET,2011年基準

另一方面,韓國知識經濟部東北亞協力科事務官閔貞基分析指出,台灣與韓國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內需市場均小、經濟成長仰賴出口。 工研院產經中心(IEK)政策組區域研究部經理陳志強則表示,韓國在去年底總貿易額已經突破1兆美元,現在正要朝2兆美元邁進,正在大幅加碼出口的產值;新興出口產業如「綠色能源產業」將從2010年的出口額110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2,020億美元、主力出口產業如造船也將從2010年的出口額491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1,300億美元,其他主力出口產業如半導體也將從2010年的507億美元成長到2020年的1,233億美元等,成長幅度驚人外也顯現韓國對外布局的企圖心。

大小企業失衡:政府永遠無解的難題

韓國經濟被大企業所壟斷,企業大小失衡的問題由來已久,KIET研究員朱大永認為這幾乎是韓國政府無解的難題。目前韓國中小企業事業體數占整體企業事業體數98%,雇用員工數53%;然而其生產只占28%,出口也才15%。換句話說,占整體企業事業體數2%的大企業卻占了近7成的生產及8成多的出口,由此可見韓國大小失衡是如何的嚴重。

朱大永指出以前韓國政府有支援大企業研發資金的計畫,即大企業如針對前端技術作研發,政府會補助一半研發經費,一般來說在4年內即可回收;然而,由於中小型企業對此大小眼政策不滿,因此韓國政府已停止對大企業的支援,韓國的大企業對此也是很煩惱。不過,韓國政府為了消弭大小企業界的差距,也推出了伙伴共同成計畫,希望大企業可以與中小企業結為事業上的伙伴,共同成長,但目前仍未有顯著及具體之成果。

人才與專利保護問題 ─ 政府也頭疼

當被問及韓國企業的智財保護策略時,朱大永表示韓國政府對這個問題也很頭疼。早在1980年代TI與Micron就對三星的DRAM產品提出訴訟,後來也是用支付權利金的方式解決;而前一陣子Apple對三星的訴訟雖仍未塵埃落定,唯韓國企業對智財保護的不足可見一斑。朱大永指出有一些韓國企業曾表示,由於產品的生命週期都很短,所以沒有特別的智財保護措施,因此智財策略也是以黑箱作業方式來進行。

最後在人才的部分,朱大永表示因為韓國大學生的科系首選以醫學系為主,不管中醫或西醫都十分搶手;也由於大學生不愛唸理工科系,也造成了韓國的高科技公司人才奇缺;即使求助政府也是提不出解決的良方。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