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獨角獸落難記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6.01.27

想要成功創業,好的財務長可能比好的技術長更重要。從去年第四季開始,全球創投資金的投資金額與件數雙雙急縮,許多知名的新創公司還沒完成上市夢,就得先接受公司估值打折再打折的殘酷現實。而且,公司股票不值錢的壞處不只是荷包縮水而已,如果未來想要吸引優秀好手加入,也只會難上加難。

創業圈裡,對於還未成功上市、但市場估值跨過10億美元門檻的新創公司有個浪漫的稱號:獨角獸(unicorn)。它們雖然業務、所在地或成立時間各有不同,但創辦人都相當年輕、營運模式多元善變、對於既有產業都造成相當大的威脅;而且,只要10億美元的估值目標達陣成功,原本默默無名的小公司,就能立刻成為市場的注目焦點。台灣所熟知的Uber、Airbnb以及去年度完成上市計畫的Square,都是全球獨角獸俱樂部的資深會員。

不過,獨角獸們現在的麻煩大了。專注運動穿戴式裝備「UP」系列的Jawbone今年一月剛完成新一輪1.65億美元的融資計畫,把Jawbone的估值推「降」到15億美元──在這筆融資之前,Jawbone的估值可是33億美元,現在幾乎打了對折;更糟的是,原本的CEO選在這個節骨眼上跳槽到Google。另一個則是在去年九月被Blackberry併購的行動通訊資安公司Good Technology,公司的最終成交價只有4.25億美元,比之前的11億美元估值少了60%,Good Technology的董事會也因此吃上官司。

圖1:Jawbone的「UP」手環一直是受到運動愛好者追捧,但公司估值卻剛被打了對折

資料來源:Jawbone|Product Shots

新創事業募資 在2015年末踢鐵板

根據CB Insight與KPMG聯合發布的「Venture Pulse Q4 2015」報告,在2015年第四季,全球募資超過10億美元的案例、也就是獨角獸俱樂部的新會員人數僅有12家,創下一年以來的新低紀錄(圖1)。其中來自北美的新創公司數量(7家)回到一年前的水準,來自亞洲則有5家,歐洲與其他地區則雙雙掛零。

圖2:近五季獨角獸公司新增數量(依區域分)

資料來源:Venture Pulse Q4 2015

出現狀況的不只有獨角獸,一般的新創公司也進入募資的冰河期。從2013年開始,全球創投的投資金額與案件數就呈現成長的趨勢,但在每季的投資金額不斷衝高時,案量成長開始趨緩甚至下跌。2015年第四季時,單季的創投投資金額僅有2700萬美元左右,案件數更回到2013年初的水準(圖2)。就創投活動最熱絡的北美以及亞洲來看,創投的投資金額都在2015年第三季達到近年的高峰,卻在第四季時出現急速反轉,衰退了近1/3(圖3)。

圖3:2011年至今全球創投每季投資金額與案件數變化

資料來源:Venture Pulse Q4 2015

圖4:2014年至今創投投資每季在北美/亞洲投資金額變化

資料來源:Venture Pulse Q4 2015

就大環境來看,美國聯準會(FED)在去年就確立升息步調,改變了維持多年的寬鬆貨幣政策,使得市場資金成本提高,新創事業要募資自然更加困難;然而,這些新創公司慣用特別股或可轉債當作募資工具,恐怕將使募資更加困難。在新創公司剛成立時,除了啟動資金之外,每一輪融資大概都是用條件各不相同的特別股或是可轉債引入新資金。這些工具與普通股最大的不同,就是往往都具有最低獲利或是反股權稀釋的保證條款,以確保日後公司被併購或者順利IPO的獲利。有了這些保護,創投才樂於投資新創公司,創造出一個接著一個的獨角獸。

特別股使新創事業資本結構弱化

然而,如果公司資金需求太大,而營運表現不符合既有投資人期待,勢必得接受較嚴苛的入股條件,例如以更低廉的價格釋出更多的股權。如此一來,先前投入資金的投資人為了維護自己的權益,不是要求公司買回自己的持股,就是重新談一個入股條件──這都將使得新創公司的財務能力更加困窘。

這正是Good Technology正面臨的狀況,甚至還更加嚴重。過去Good Technology曾經開放員工認購公司股權,一方面增加員工的向心力,同時也能更加取信外部投資人;但這些員工購買的,都是沒有任何保證、必須要到公司真正上市或被高價收購才能獲利的普通股。因此,自從Good Technology確定以估值四折的價格賣給Blackberry之後,這些受損嚴重的員工股東們大表不滿,以損害股東權益為理由,將做決策的公司董事會一狀告上法院。

這是所有新創事業最懼怕的惡夢。獨角獸的浪漫神話固然美麗,但回到現實世界中,募資已經沒有從前容易,員工也不再那麼有向心力,而且這一切都來得猝不及防。確實,站在風口的時候,連豬都能飛;但能飛多遠、飛多久,還有逆風飛不動時該怎麼辦,才是創業家們真正的考驗。

資料來源:

  1. Venture Pulse Q4 2015, KPMG & CB Insight, 2016/01/19
  2. When a Unicorn Start-Up Stumbles, Its Employees Get Hurt, New York Times, 2015/12/23
  3. Expect Some Unicorns to Lose Their Horns, and It Won’t Be Pretty, New York Times, 2016/01/19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全篇轉寄,但請尊重著作財產權,未經同意授權,請勿部分轉貼或節錄轉寄。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