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從課綱微調、金正恩漢堡、到《開羅宣言》……  
歷史課應該培養學生什麼能力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09.09

前陣子高中教課書課綱微調的議題引起很大的爭議,一般人可能會覺得只是用字遣詞上的輕微調整,並不能改變歷史真相的原貌,所以不用太在意。然而,也許是從事媒體及新聞工作久了,筆者對文字的敏感度比一般人來得高,因此也瞭解這些用字遣詞上的輕微差異對受眾會帶來什麼不同的影響或是感受。就像報紙的新聞標題一樣,「一名婦人被搶」、「一名少女被搶」及「一名正妹被搶」,雖然同樣是描述一位女性被搶劫,但受眾看起來的感受或多或少都會不太一樣。

與北韓說「漢堡是金正恩發明的」或是大陸電影《開羅宣言》把蔣中正在事件中的「角色」換成毛澤東不同,因這兩者已經到了捏造事實、竄改歷史的程度。課綱微調原則上並沒有竄改歷史或是捏造事實,只是在用語上的調整及事件描述上的取捨,那究竟有什麼意義或是目的呢?課綱也不是第一次調整,以後也可能會不斷的被調整;而同一件歷史事件也會被不同的人重寫,我們究竟要如何培養孩子的歷史觀?

針對這個問題,美國專利律師田蒙潔於《智慧財產權技職教學實務研習》中介紹美國專利人員從業人員培育現況時,便特別針對近期高中歷史課綱的爭議,介紹了美國史丹佛大學為美國高中生設計的「像歷史學家一樣閱讀」 (Reading Like a Historian) 的高中歷史課程,突顯兩國教育目標與教育功能的差異。

不同年代、不同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都是Reading Like a Historian的教材,像文化大革命、阿杜瓦戰役
 
照片來源

田蒙潔表示:「台灣高中歷史課綱的爭議之一,是日本統治時期到底是『日治』?還是『日據』?對於歷史事件的爭議和如何編寫歷史教科書,台灣的歷史學家們帶領學生陷入激烈的史觀之爭;但史丹佛大學的歷史學家們卻根據歷史學家應該使用的閱讀方式,幫助學生利用批判性思考的邏輯論證方法與能力,根據證據找出歷史教科書中與歷史事實相符或不符之處,然後形成學生自己的看法。

「獨立思考及形成自己的看法」是台灣學生,或者是說華人學生最欠缺的,在填鴨式教育的影響下,學生都被培養成「標準答案」只有一個的觀念,都相信書本上說的就是真理。雖然現在網路文化盛行,一般人都可以輕鬆的從網路找到大量資料,來充實自己的資訊,但另一方面,網路文化的泛濫及容易取得,對「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仍未成熟的青少年、中學生而言,反而容易陷入被「洗腦」的危機。因此,培養青少年學生獨立思考及判斷的能力尤其重要。

田蒙潔指出,在史丹佛大學設計的「像歷史學家一樣閱讀」的高中歷史課程中,南京事件是極具爭議的歷史事件之一,「日本侵入南京時到底發生什麼」?「死傷人數」究竟為何?都有很大的爭議,日本教科書遺漏戰爭時日軍的行為,中國教科書則遺漏南京事件後日本道歉和經援的事實,導致該事件在中日兩國之間缺乏客觀的標準,也因此被操弄成愛國主義與仇恨灌輸的工具。

南京大屠殺歷史照片

照片來源

由於課綱微調中日治、日據的爭議和南京事件的爭議類似,都牽涉到歷史事實與定義的解釋,因此田蒙潔特別舉了這個例子來說明。史丹佛大學認為歷史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客觀解讀歷史的能力,強調學生應該了解歷史是對過去的陳述,這樣的陳述會依據個人的立場而有所差異,因此必須依賴證據去建立對歷史的陳述,質疑每個證據的可信度,同時體悟到單一證據的不足性,必須多方查閱證據以建立起最具可能性的歷史陳述:也就是到底發生了什麼?

為了達到歷史教育的目的,高中歷史課需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包括分析資料來源的可信度(sourcing)、找出脈絡(contextualization)、細讀(close reading)和證實(corroboration)的能力;總的來說,就是訓練學生批判性思考的邏輯論證能力。

田蒙潔說,聯合國或國際公認的「殖民」認定標準或定義:一般人或許不知道,但專家應該知道。因此,歷史專家應該提供國際公認的定義、歷史證據與對證據的專業詮釋,讓老百姓、學生自己判定。歷史課不應該只讓學生背誦歷史事實,而是針對各種歷史議題之不同觀點的可信度作出評價,從而作出有書面證據支持的歷史性主張陳述(historical claims)。

今天的新聞事件 明天的歷史

這種分析資料來源可信度、找出脈絡、細讀和證實的能力,除了用在解構與分析歷史事件外,對解讀新聞及看清社會亂象,也有很大的幫助。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像台灣的太陽花學運、香港的佔中運動、土耳其海邊小男童伏屍的照片、課綱微調、甚至連戰閱兵,有些可能很快被社會大眾遺忘,但有些在不久之後會被寫入歷史,如果能以歷史學家的態度來閱讀這些新聞,便不會輕易被媒體牽著鼻子走。

以前大學唸新聞系的時候,新聞學及新聞寫作的課程明確告訴我們,新聞報導要中立客觀,不能帶有主觀的個人情緒性用語,評論部份也只能在放在評論性的報導(如社論或是專家觀點)。然而,現在演的比說的更能吸引受眾,所以除了一群「名嘴」很愛演之外,連新聞記者也很愛演,甚至在一般的新聞報導中都會加入許多情緒性或是個人主觀的形容詞,不知道是有心或是無意的要影響受眾的思想。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在時間壓力下,隨便找個路人問一問或是網路上抄一抄,也沒有多加求證就「編」出一篇新聞,把求證的工作就丟給讀者/觀眾(像新聞中「據可靠消息來源」指出,那「可靠消息來源」是誰?是什麼媒體?這些問號都要靠讀者/觀眾自己去找答案),因此,讀者/觀眾具備批判性思考的邏輯論證能力非常重要。

表面上好像這樣子看新聞或是讀報會很累,隨時隨地要分析資料來源的可信度、找出脈絡、細讀和證實,但事實上,如果這種能力在學生時代(甚至是小學生)就養成,便會內化成為本能,自然而然就會運用,並不會覺得吃力。試想如果我們學生都具備了這種能力,那課綱調不調?如何調?都已經不重要了。

 

作者: 李淑蓮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之保護,歡迎全篇轉寄,但請尊重著作財產權,未經同意授權,請勿部分轉貼或節錄轉寄。 
©2015 North America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 (02)8923-7350 FAX: (02)8923-7390 http://www.naip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