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解讀失業率下降的真正意涵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5.03.25
台灣的失業率從去年八月的4.08%開始連續已經連續下降超過半年,最新的數字是今年二月份的3.69%。乍看之下,台灣的就業情況出現改善了,工商業界也開始傳出缺工的消息;但是在這項數據背後,有更多值得擔憂的危機正在形成,讓人實在樂觀不起來。

倘若拉長時間來看,30年來台灣一共出現過四次出現失業率急速攀升,分別是1980年初期的第二次石油危機、1995年開始的製造業外移、2001年的美國網路業泡沫、以及2008年的金融海嘯。值得注意的是,1980年代的石油危機,雖然使得台灣的失業率從1%左右飆升至近3%,之後又回復到2%以下將近10年;但當製造業大量外移之後,台灣的失業率就此跳到3%以上。一進入21世紀,十年之內連續遇到網路業泡沫和金融海嘯,台灣的失業率也一度來到6%。因此,這半年內下降了0.5%的失業率,也僅僅是回復到金融海嘯前的水準而已(圖1)。

圖1:近30年來台灣失業率變化

資料來源:勞動統計月報

從圖1中不難看出,在1996年之後台灣失業率逐漸上升的趨勢,而且每當遇到一次重大事件打擊,失業率就會再往上跳一級。雖然因為景氣復甦而提振了勞動需求,進而使得這兩、三年來的失業率持續下降,但沒人敢保證這樣亮麗的表現,能不能撐過下一波的景氣循環。

這種脆弱的經濟結構,在圖2中看得更清楚。在1993年之前,台灣的薪資成長率幾乎都高於經濟成長率,因為從企業到國家都對未來充滿信心,勞動需求強勁而產業獲利又高,自然不吝於替員工加薪;但當1993年兩者出現「死亡交叉」之後,雖然經濟成長率依舊勉強維持在5%左右,但企業已經不敢像過去一樣慷慨地和員工分享利潤,才造成了在2000年以後,大多數人民都對經濟成長「無感」的結果。

圖2:歷年經濟成長率與薪資成長率比較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隨著經濟的長期高速發展,台灣的勞動成本也漸次上升,企業為了持續獲利,自然得向外尋找成本更低的生產基地。然而,在產業外移,尤其是大型製造業紛紛離開台灣時,國內並沒有搭配創造新興的產業替代,使得勞動市場出現了供需失調的現象:每年有大量的大學畢業生投入職場找工作,提升了勞動供給;而已經漸次外移的主要企業,即使受惠於外國的便宜勞動力而維持住了獲利數字,國家的經濟成長也因為公司總部還設在台灣所以不致於大幅衰退,但整個產業界對勞動力的需求卻一年比一年低,不只造成失業率逐年上升,勉強保住飯碗的人也不敢要求加薪。

衡量一國的勞動就業狀況,除了失業率外還要比較勞動參與率。前者是指勞動力人口中失業人口,也就是本身有意願繼續工作卻處於失業狀態所佔的比例,後者則是勞動力(包括就業者與失業者)佔1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根據圖3的統計數據,台灣近20年來的勞動參與率一直不到60%,也就是15歲以上的人口當中,有超過40%以上既不處於就業狀態,也沒有意願尋找工作。這數據不但遠遜於新加坡與韓國,連處於經濟失落二十年的日本,勞動參與率都比台灣更高。不論原因是要繼續升學、提早退休、出國工作或單純不想工作,最終結果就是台灣的工作環境對青壯年人口已經不具吸引力了。這比升升降降的失業率還嚴重許多。

圖3:各國勞動參與率比較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Statistics JapanKorean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Office

簡單來說,由於產業結構失衡、勞動環境惡化,台灣的失業率已經比20年前增加了一倍;此外,在產業外移的同時,也帶走了勞動需求,又剛好遇到廣設大學後、大量的大學畢業生進入職場,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薪資成長當然追不上經濟成長;更嚴重的是,在高失業率以及低薪資成長率的雙重威脅下,本該是國家社會主幹的青壯年人口卻越來越不願意投入職場,使得我國的勞動參與率一直遠遜其他國家,更加重了經濟發展的難度。於是,勞動投入衰退造成經濟不振、經濟不振使得勞動環境退步的惡性循環,就在過去的20年內接續在台灣上演。

在長時間的惡性循環之後,台灣的經濟社會環境才會如此滿目瘡痍。薪資長期凍漲,使得工作族群妄想不敢也沒有能力買房,房地產逐漸成為有錢人的專屬收藏、勞動力不願投入市場甚至選擇提早退休,使得退休金危機加速擴大、產業發展一直停滯不前,政府只能用補貼、減稅的小恩小惠來粉飾就業數字,卻不敢真的提出有前瞻性的產業政策。這些種種,都是民怨如此高漲的核心原因;所以,近期的失業率下降真的不是什麼好消息。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