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權報總覽 > 反創新社會透視           
 
外商、陸資吸引力都比台灣企業高
百萬台灣人才外移中、韓、星
徐嶔煌╱北美智權報 總編輯
2014.06.04
根據去年中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台灣有七十萬人在大上海地區常住,如果包含大上海以外區域早已超過一百五十萬,而台灣的國安會更早就發現,台灣人才外流嚴重,中國甚至在十二五計畫中把對台灣科技人才招手當做重點工作,新加坡、南韓、香港也紛紛搶才,高達百萬計的台灣白領人才流落在外。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曾表示,過去大學教育都在作研究,但聰明不見得能創新,讀書好也不見得聰明,教育改革應修正這個錯誤,學著激發學生創新。但問題是,台灣的大學教育與企業,對待這些研究人才的方式,真的能夠使這些學生願意往創新的路去走、甘願用心盡力的走在苦悶的研究道路上嗎?

根據去年中國人口普查資料顯示,台灣有七十萬人在大上海地區常住,如果包含大上海以外區域早已超過一百五十萬,而台灣的國安會更早就發現,台灣人才外流嚴重,中國甚至在十二五計畫中把對台灣科技人才招手當做重點工作,新加坡、南韓、香港也紛紛搶才,高達百萬計的台灣白領人才流落在外。

科技人才求職 外商、陸資、公職 吸引力大於台灣科技廠

過去台灣的科技人才雖然沒有高薪,但卻有高額分紅配股。但在分紅費用化之後,不管台灣科技業再怎麼調薪,科技人才的所得遠不如過去的一半,這種情況在竹科瀰漫著負面的氛圍,也讓科技人才的求職選擇起了變化。

最顯著的改變就是,現在理工科系的學生畢業後,求職的首選必然是外商,薪資、福利都遠高於台灣企業,而在陸資積極對台灣科技人才招手後,陸資也成為另一個選擇。而在台灣科技業經營起伏加大的情況下,有部分理工人才選擇了安穩的公職作為自己的去路,保證自己生活波動少。這些變化使得台灣的科技人才,逐步流出了台灣科技業,成為科技廠的人力缺口與隱憂。

大學研究人才環境惡劣不如中國,人才被當當廉價勞工剝削

而留在大學的研究人力呢?因為從大學教育開始,就決定了這些研究人才留不住的命運。先不談企業給人才的薪資追不上中韓新加坡等國給的水平,台灣連大學的教授、學術環境,都在壓榨這些研究人才,把研究生、博士生當廉價勞工使用,從早上九點到晚上九點,為了教授的國科會計畫超時工作,研究生多數領取不到兩三千、博士生領取兩萬以下的廉價、連麥當勞員工都比不上的薪資,在超過勞基法規範的範圍下,以學術、學習的名義、進行著實質上的超時工作,究竟學到什麼、研發什麼、早已不是大學教育對這些人才的重點,這些人才能當做廉價的勞工提供教授驅使、奴役、為教授的計畫賺錢,成為這些人才的命運。

台灣的大學對研究人才的待遇有多離譜?在中國,交大、清大等名校給博士生的研究津貼,折合台幣約兩萬元上下,比一般勞工工資高兩倍,為的是讓這些高階研究人才可以專心的為了研發而無後顧之憂;而在台灣,同樣給博士生約台幣一萬多到兩萬的薪資,但相較物價與一般勞工薪資,台灣的博士生只是領取相當最低工資的津貼而已,而且研究預算能砍就砍,完全看不出台灣大學教育對人才研究環境的重視在哪裡,又怎能期望這些研究人才交出翔實可用的研究成果、願意留在台灣?

 


Facebook 按讚馬上加入北美智權報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