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以色列新創就必須談到資安發展,該國資安新創2021年在募資情況與業務發展上皆有所斬獲。事實上多年前我國政府呼籲「資安即國安」的重要性,加上數位發展部成立在即,發展資安新創生態或許是可行方法之一;本文盼藉由從以色列新創創業到出場,借鏡我國業者未來可行之方法。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以色列資安新創2021年募資表現
在全球在資安新創生態的表現上,以色列是有目共睹的;其強大的創新力與引資能力每年產生近千家的新創。以色列資安新創業者在2021年募得88.4億美元,為2020年27.5 億美元的三倍以上。其2021年投資輪次為135輪,大於2020年的109輪,且15家新創業者募得超過一輪的資金。其中,A輪融資從一年前的2.88億美元成長至6.93億美元。C輪及以後的融資則從2020年的16.3億美元成長至2021年的64.6億美元,增長幅度約300%。這些資訊皆顯示本地與外國投資人對以色列資安新創的信心,同時也顯示資安服務在數位技術融合、各種應用發酵下,重要性逐年上升,促使新創開拓龐大產業市場。
進一步分析可發現2021年以色列資安新創表現不俗,特別在獨角獸的成長速度上。以色列國家安全局指出,全球每三家資安獨角獸中就有一家是以色列公司;不僅如此,2021年以色列一共出現11隻資安獨角獸,以及4次IPO紀錄。原因除全球創投資金捲起投資浪潮外,諸如車聯網、衛星產業、電動車產業等新興垂直領域興起也搭配資安需求,因此如Wiz、Orca Security、Axonius Solutions、Aqua Security等獨角獸能快速崛起也不足為奇。以Wiz而言,該公司於2020年創立,在疫情防患資安事件增加的需求下,公司在短短一年中人數成長至百人以上,募資輪次來到C輪,估值更高達17億美元。
以色列培養資安生態三大關鍵要素
為何以色列能有如此出色的資安與科技產業?原因有三:第一為眾所週知的全民皆兵模式,去過以色列便知道,幾乎所有以國住宅都設有防空洞,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下,男女皆兵屢見不鮮,除了戰機與坦克外,以色列的強項之一為資訊軍種,當中最著名者為「8200部隊」,這支部隊不僅以紅、藍兩軍,分別扮演攻方及守方進行日常訓練,甚至還有滲透、破壞敵國基礎建設的能力,這些資訊作戰人員幾乎每日都在處理各種資安問題,技術開發與能力都是從中學得,也養成主動解決問題、勇於面對問題的心態,不少8200部隊人員退役後展開創業之旅,這也是以色列新創蓬勃發展的主因:以軍隊規格技術跨入商業戰場。
第二個要素為政府強力支持與匹配(Matching)模式,所謂的匹配模式為「政府透過資金挹注,協助創投分散投資風險」,由於地緣政治衝突頻繁與天然資源有限,以國並無大量外匯收入,也無龐大財政稅收支應國家發展。政府資源相當有限,因此借外資力量,搭配政府精準資金運用成為發展新創重要條件。
以政府下轄以色列創新局(Israel Innovation Authority, IIA)於1993年的成立的YOZMA創投為例,該創投以政府與民間4:6的出資比例組成,政府出資1億美元,透過母基金投資的方式,與國際創投合作,成立10檔基金投資以國高科技新創,該機制成功促成以色列新創發展,也成為許多亞洲國家爭先效仿的對象。
最後一點為為國際企業赴當地成立技術研發中心,由於豐沛技術與創新人才,加上政府支持,即便處於戰事邊陲地區,國際業者仍前仆後繼地進入以色列設立研發中心。大型歐美企業如IBM、Oracle、Cisco、Microsoft、Safenet、Citibank、Deutsche Telekom、EMC2、GE、Intel、McAffee、Amazon.com為較早期進入以國設立研發中心者,二戰後西方國家與以色列保持緊密軍事關係,連帶使得企業進入以國設點發展。爾後中國大陸在「一帶一路」倡議與「雙創戰略」的政策推動下開始予以建立經貿來往關係,海法、拿撒勒、特拉維夫當前都能看到中國大型企業與策略投資人的身影,科技業者投資進一步帶動資安商機。
多代創投帶來源源不絕資金挹注
當前活躍於以色列新創圈的投資人有數種,包含創投、企業創投,與主權基金 (Sovereign Wealth Fund,SWF)。各自的投資目的及所屬地區皆有差異。傳統上創投多以財務報酬為目的,因此「投資-出場」為主要方式。但近年來企業因創新與轉型需求,紛紛成立企業創投(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CVC),透過策略投資方式取得新創技術與人才;又或是與創投合作,透過投資創投基金,使創投做為企業偵測前瞻技術的雷達。身為創新小國的以色列自然也吸引為數不少策略與財務型投資人,例如Intel、Samsung、Cisco、Singtel Inno8等,圖1為2020-2022年前十家活躍與以色列的投資人與近期投資案件整理。
圖1. 前10家活躍於以色列之創投公司
資料來源:各公司,整理製圖:蘇翰揚
若仔細觀測以色列創投發展脈絡,可以歸納出當前數種型態,包含第一代創投、第二代創投、群眾募資等形式。第一代創投隨著以色列創新局成立YOZMA國家新創投資基金而跟著出現,成立時間約在1990-2000年間,取得巨大成效;第二代創投多成立於2000-2010年後,基於第一代的成功模式進行改善,包括尋找新的投資人,新投資領域等,投資範疇更廣,也更為國際化;第三種為「群眾募資式創投」,這種形態一般社會大眾能夠以多次、小額的方式參與初級市場投資。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一/二代創投、群眾募資創投,或是上述提及的國際創投與主權基金,皆在以色列新創發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案例參考:JVP
成立於1993年的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JVP)為第一代創投代表。其投資領域涵蓋數位媒體,企業軟體,半導體,數據儲存與資安。該公司為YOZMA計畫的重要成果,已成功協助36家新創成功出場(IPO 16家、M&A 24家)。其創辦人Erel N. Margalit為以色列著名創投家,在Erel的佈局下,Jerusalem Venture Partners一共向全球投資人募集15億美元資金,也是以色列獨角獸的創造者,如QLIK Technologies、Cogent Communications、Cyoptics、XtremIO、Precise、Scorpio、Fundtech、ViryaNet 皆為著名出場案例。
其最著名的項目之一為新創城市模式(Startup City Model),透過複製以色列的成功經驗至其他國家重點城市,透過加速器暨卓越中心(Center of Excellence, CoE)的方式,協助當地新創成長。2020年,JVP在美國紐約成立國際紐約網絡中心(NYC Cyber Center),該加速器提升紐約資安新創規模化與商轉能力,透過與紐約市經濟發展公司(New York C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NYCEDC)合作,由紐約市政府出資3,000萬美元,民間出資7,000萬美元,同時整合紐約大學、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頂尖學術機構的研究資源,建立城市資安生態系。
事實上,這種多代創投的型態除代表資金的投入外,也顯示出這些創投與新創間具備良好出場循環,以色列的新創從第一天起即了解國際市場的重要性,因此成立初期多鎖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加上過去歷史原因,與美國企業合作的較為順暢,因此整體新創生態為 「美國上市,服務美國與全球企業」;此外,以色列創新局也積極透過補助與吸引外資成立研發中心模式,帶動以國技術發展,人才的流動對於新創而言有相當助益,部分研發人才能轉到新創貢獻所長,同時透過技術入股方式,在公司上市後享有資本利得,而創投因成功出場持續累積知名度,在募資上能取得更多投資人信任,在募資上更為順利,進而發展出一、二代創投模式,從整體看來,以色列的新創循環模式相當健康。
台灣資安業者可行之法
如果說台積電是台灣產業的護國神山,那資安新創即為以色列的護國生態;資安新創發展成熟提升以國研發能力、吸引國外廠商進駐,同時發展創投生態系。當然最大主因為以色列強悍的文化與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加上政府精準投放資源所致。若回歸到台灣資安業者,則能透過與以色列同業進行產品與技術合作,有助提升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對我國業者而言,拓展國際市場往往是難上加難,一來為品牌知名度不足,導致開拓成本倍增,二來為本身市場規模小、服務範疇類似的情況下缺乏產品多樣性;以色列資安業者具備二十多年國際拓展經驗,可供我國業者參考與仿效,甚至在以國業者牽線下,進入國際資安供應鏈。而我國業者長處為長期服務電子製造產業,對科技製造業領域熟稔,也可提供以國業者在打進相關市場時之經驗參考。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蘇翰揚
學歷:
國立中正大學企研所
經歷:
產業分析師
專長:
產業分析與市場研究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