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文章《解決前瞻科技人才荒:高等教育應重新定位再出發 》提到「大學的育成中心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就是輔導學生創業或是就業,也因為如此,硬體的設施只是次要,最重要的是「人」,而這個「人」指的就是老師。」本刊期接續要探討大學育成中心 (或類似新創中心) 延伸出來的問題就是創業投資的問題:為什麼大學中的創業團隊很難獲得國外創投的青睞?是因為技術問題還是人的因素?他們真的了解創投公司要的是什麼嗎?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一直以來,大學都是創新技術和創意的溫床,因此,大學所開發的技術通常很具吸引力而成為風險投資的目標,歐美大學是如此,但台灣好像不盡然。此類風險投資(主要為創投資金)有助於開發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及將智慧財產權商業化,如果沒有創投資金的支持,很多大學開發出來的技術可能只會被視為大學的一項偉大學術成就,永遠不會讓發明人有機會將之打造成一成功的企業。
現在台灣幾乎每一所大學都有技轉中心、創新創業相關單位、育成中心……等等設置,然而,這些創新創業投資及育成中心對學生的輔助真的到位嗎?筆者認識的國外創投曾經表示,他們都不太願意對台灣的大學新創進行風險投資,非關技術因素,主要是因為大學創業圑隊一般格局太小、沒有企圖心,許多根本不了解自己技術的優缺點及潛在市場性。筆者認為這主要是學生創業家(甚至是老師創業家)所獲得的輔助不足。
除了技轉中心和育成中心這一類創業輔導單位,只要隨便上網搜尋一下,便會發現許多大學都開立了創新創業學程、學分班、甚至是EMBA,然而,只要點開師資來看,幾乎只能用慘不忍睹4個字來形容:充斥著擁有國內外博士學位的學者,除了學術著作等身外,完全不見絲毫業界實務經驗。要知創新創業是實戰工作,不是在帶領學生做一個project,沒有實戰經驗的老師教授,又如何能引導學生朝正確方向邁進?如果對學生/老師創新創業一事是認真的,那大學本身應該要有專業專職的產學顧問團隊,而不是只有懂研究教學的老師。
解決大學中的學術研究與創新創業間的內部矛盾
對大學的教職員而言,研究型大學的主要目標之一是促進研究和創新,而背後的目的是為學生創造和傳播知識。另一方面,企業的目標則是運用這些知識為創辦人、投資人及員工提供財務回報及實質收益。
同樣是運用大學中得來的知識,但由於目標不一樣,即很容易產生內部矛盾,雖然兩者可以共存,但孰輕孰重一定要拿掐好,不能搖擺不定讓人無所適從。因此,如果大學定位要讓學生在校園裡擁抱企業家精神(即重視創新創業),學校便必須調整其校園的文化,創新創業不僅是一個口號,也不是一門課,而是一種氛圍、一種格局、一份企圖心。
學術界和業界之間的一個主要衝突來源是大學中的教職員,一所大學如果決定定位為創新創業的孵化器,便必須要做好心理準備一些優秀的老師會隨時因創業而離開;然而,研究顯示超過30%的新創創投資金是來自校友或是舊識,所以這會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大學必須全力支持其教師和學生將他們的研發及技術商業化。總言之,一旦大學選擇支持技術的衍生和商業化,便應該有全方位的制度及系統來支援校園創新創業,包括前面提到的創業顧問團隊。
結論
如前所言,大學開發的技術對創投而言一直是一個具吸引力的目標。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台灣,創投公司在大學中尋找投資標的並不是很成功。筆者認為提高成功率的其中一種方法是首先識別出哪些技術適合風險投資,哪些不適合,學校的技轉中心在這方面責無旁貸。
筆者從投資者處聽到有關大學技術的最大抱怨之一是:通常比其他初創公司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進入市場,因此投資風險比較大,吸引力比較小。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創投公司究竟想要的是什麼?身為校園創業家要如何抓住投資人的心?北美智權報在下一刊期會深入討論。
作者: |
李淑蓮 |
現任: |
北美智權報總編輯 |
學歷: |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
經歷: |
北美智權報主編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