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總有拼經濟等於拼GDP的迷思,以為高GDP就是經濟繁榮的象徵,歷任民選政府無不打著拼經濟的旗號邁進,但GDP無法反映真正的國民福祉。事實上,倘若將GDP成長作為衡量經濟的指標,2011年台灣人均GDP達到2萬美元,按照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2年台灣人均將達到3萬美元,這已是不俗的成績。相較於對岸的中國大陸,屆時台灣應該可以跨越中高等收入陷阱。
台灣社會對於GDP有著一廂情願的迷思,所謂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區域內的經濟活動中所生產出之全部最終成果(產品和勞務)的市場價值。是以,GDP其實是一種流量的概念,反映的是一國在居民生活水平和生產能力上的變化。黛安‧柯爾(Diane Coyle)在「GDP的多情簡史」一書中,開宗明義地說明為何每個國家都愛GDP?因為可以騙取選票!尤其最受台灣人民喜歡的政見,就是「拼經濟」!
GDP並不是被設計來衡量國民福祉或幸福,僅是政府財政收支的記帳本。起初,GDP其實被拿來評估國家可以花多少錢打仗;後來,不論是戰爭支出、戰後收拾殘局,都會對GDP成長造成極大的貢獻,GDP被拿來算不打仗,可以省多少錢。
曾經有人想過GDP應該要能夠衡量國民福祉,但最後仍不敵政治鬥爭。嚴格來說,GDP其實不是故意忽視你我的幸福生活,而是一開始,幸不幸福這件事,就不在GDP的考量範圍內。GDP增長率乃剔除了物價變動後的增長;名義GDP增長率,則是直接用GDP總量計算的、未剔除物價變動的增長率。而GDP總量,是未剔除物價因素的名義數值,所以說真實的情況,可能只有數據的一半。
對於GDP誤判的第三類型錯誤
前閣揆張善政在媒體露出一則新聞:「轉型正義能為GDP增加多少?」,張揆認為課綱議題與轉型正義並無生產力,新政府應先反過來把有生產力的事情做好,例如把經濟和產業,證明有能力治好經濟後,再做意識形態的事情,外界會比較服氣。
圖片來源:pixabay
筆者先不對這個主張來下判斷,但政治學告訴大家,執政者通常會關注「經濟成長」來保住政權,在野黨時常高喊「分配正義」來扭轉下一次大選的態勢。靠國家幾個人來決定財政政策干預經濟,經濟成長無論如何總是有限,資源都會流向特權份子;靠大家兩隻手一個頭腦的自由經濟制度,經濟發展可以是無限且多元,自由繁榮由全民共享。操控國家機器的執政者握有絕對經濟大權,政客集體啃食最強的權力春藥,卻是當代政治最無情的真實現況。
台灣無論藍綠執政都陷入一個GDP成長的迷思。GDP是一種資訊,作為社會中個人生產的加總,重點並非總量,與薪資、人民生活幸福之間並無絕對關係,我們可將GDP作為衡量一國財政收支的工具,而非被設計來衡量國民福祉。GDP本身是一種會計帳,但其帳目複雜資料又難以精確。或許,新政府的財經部會可將GDP作為一種施政上的參考指標,而且認真調查、編制促使GDP盡量反映現實層面,供研究者及全民參考應用,切勿將GDP作為施政的唯一目標,枝微末節地追求GDP成長的政府。不信你看馬政府過度追求GDP,陷入高經濟成長率的迷思,最終還不是被選民用選票汰換。
對於GDP錯誤的觀點,會產生忽略現實層面的觀點,犯下統計學上所說的「第三類型錯誤」(正確的方法,解決錯誤的問題)。國際經濟學家利用GDP的演算對奈及利亞下了一個評估:如果考慮行動電信和好萊塢電影之類繁榮產業的成長,2014年奈及利亞的GDP會一舉增加40%,奈國的經濟規模會直追南非。奈及利亞或許不像英國或美國那麼富有,但這個在GDP指標意義下的窮國,卻是非洲最大的經濟體。
另一個例子是70年代的英國,因為負債與GDP提供的警示,工黨政府而決定力行撙節,爭取國際貨幣基金的緊急貸款,但這個警示最後被證實誇大經濟危機,英國實際上根本不需要這筆貸款。事實上,當代國家仍然需要一個衡量工具,為評估國家財政,藉以確認施政方向。然而,黛安‧柯爾在此書中要告訴大家的是:GDP在廿世紀也許是很好的衡量工具,卻越來越不適合21世紀的經濟現況,因為21世紀的經濟火車頭是創新、服務與無形商品。
中國大陸也陷入GDP迷思
中國大陸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官方發佈的經濟數據長年來就一直被各界質疑,中國真實的GDP總量,多年來已成為諸多國際機構和經濟學家們爭論的焦點。按照官方數據,2017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3兆美元,僅次於美國19兆美元,且早在2010年中國就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界銀行2014年甚至稱,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大陸應當是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不過這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未來恐怕受中等收入陷阱的詛咒,變成又老又窮的華夏國度。
從1993年中國大陸正式將GDP作為核心經濟指標算起,根據GDP增長率數據計算,過去26年來(1993-2018),中國大陸GDP年均增長率高達9.6%,名義GDP年均增長更高達13.4%。不過,深刻瞭解中國大陸政府與經濟之間的發展關係,必須理解政府和國企靠大舉借債來投資發展經濟;近年來中國力推去槓桿,就是為了緩解這種債務經濟所積累的巨大風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中國大陸大力發展動出口來拉動經濟;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美中貿易戰,已經對中國大陸的出口造成了下滑的壓力。
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一直靠債務和出口驅動,無論是中國或是各國經濟學家們,對這一點並無異議。然而,主要的異議是,中國大陸通過高負債和出口發展起來的GDP,到底是「蛋糕」還是「泡沫」?中國官方持續強調GDP的重要性,就是希望能擺脫「中等收入陷阱」的糾纏,倘若GDP是不斷吹捧的泡沫,恐怕更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詛咒。按照國際貨幣基金(IMF)預測,2022年中國人均GDP可突破1萬美元,而台灣人均將達到3萬美元,雙方誰先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或中高等收入陷阱帶來真正的國民福祉,才是我們衡量GDP的真實意義。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
|
作者: |
林士清 |
現任: |
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生 |
學歷: |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 |
經歷: |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臺灣專案辦公室/組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國是會議/諮詢委員 |
|
|
|
|
Facebook |
|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