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期
2018 年 05 月 16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呂蒙還是阿斗?台灣該如何看待海西經濟區
林士清/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對岸31條對台優惠政策正逐漸發酵,福建順勢祭出更實際、更落實的措施,吸引台灣人才進駐。對於台灣青年世代來說,福建從非首要選擇,儼然變成考慮選項之一。福建與台灣正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基於兩岸經濟稟賦的互補及產業升級的需要,台商西進拓展商機為重要的路徑之一。福建的台資企業經過三十年的經營不僅累積相當實力,更加速擴張台灣在海西經濟區(註1)的產業版圖。是以,筆者以台灣與福建雙方在電子、機械、化工三大產業競合關係進行分析,海西經濟區究竟是扶不起的阿斗?還是已非吳下阿蒙?留給讀者玩味。


從厦門鼓浪嶼渡輪望對岸;圖片來源:維基百科(Tiger@西北)

「海西經濟區」源自1995年廈門大學台研院所倡議,後由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設海峽西岸繁榮帶」的構想,於2004年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訂定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計畫」,支援海峽西岸與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兩岸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納入兩岸關係的範疇。2009年,國務院明確表達「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的若干意見」,至目前「十三五規劃」中將天津濱海新區、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海西自由貿易區等一併納入自由貿易區,促使滬、津、粵、閩等自由貿易區扮演中國國際化及自由化後之經濟發展引擎,而海西經濟區對台灣的地緣經濟具戰略地位,尤其台灣與海西雙方在電子、機械及石化三大產業的脈絡關係,遂為關注兩岸新一波產業競合的焦點。

台灣與福建兩地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基於兩岸經濟稟賦的互補及國內產業升級的需要,台灣業者西進拓展商機為重要的路徑之一,海西地區的台資企業經過三十年的經營,不僅累積相當實力,更擴張台灣的產業版圖,為海西的經濟發展及未來合作模式打下基礎。

台商對福建的投資起於廈門經濟特區建立之初,台資企業在海西的投資領域不斷闊擴大。由於受限於山多田少的地理環境限制,福建的產業結構向來以第二級產業為主導發展,台商赴福建主要投資產業前五名分別為電子產品與光學製品製造業、塑膠製品製造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機械設備與金屬製造業。台商的投資區域由西向北擴展,由沿海向內地輻射,大型化與集團化的投資方向越加顯著,台資已成為繼港資之後,福建之第二大投資來源。不過,福建產業發展水準、薪資水平等,與廣東、浙江等其他沿海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幾年福建的土地、勞動力等各種成本不斷上升。

電子產業:互補大於競爭

台灣電子業者集中在廈門一帶的科技園區,並以光電產業為核心,例如:LED、LCD、太陽能產品,台資企業包含華映、友達、冠捷等,海西發展電子業之優勢在於各種政策優惠推陳出新,足以吸引國際大廠投資,劣勢則為專業人才不足,製程、技術及基礎建設相對落後。電子業上游乃材料與關鍵零組件的製造,而製造上所需的材料與生產測試設備得仰賴進口;中游則包含製造設備、模組、研發公司為主,以電子產品的代工及品牌行銷為主;下游則包含電子產業的代工客戶及最終市場層次。就供應商層面來看,兩岸電子業皆無法有效掌握全球電子業上游原材料及尖端技術,尖端技術仍掌握在歐美及日本。

台灣電子產業因外移的需要,福建則提供廉價的勞力與土地,為海西的電子產業發展提供合理的途徑,海西的電子產業仍屬代工階段,從前端生產與後端組裝來進行分工,兩岸產業同時存在垂直分工及水平分工的可能性。近年來面版與光電業者移往海西地區,帶動上中下游業者紛紛集體進駐,形成有力的產業配套,故台灣與海西仍是合作大於競爭,供應鏈關係乃互補角色。從顧客層面來看,台灣與福建所面對的市場是全球化的客戶及廠商,台灣在電子產業走在福建的前端,推出比高端產品的週期更快,低階產品仍需要具備低成本要素的生產基地為後援。兩岸電子產業的分工結構逐漸強化,以及海西區以政策優惠積極吸引台商投資的趨勢來看,台灣與福建的電子產業無論從供應面或顧客面來看,互補的遠大於競爭。

兩岸電子業皆無法有效掌握上游的材料及尖端技術,台灣若無法研發核心技術便很難脫離科技代工的命運,尋求更低成本的生產要素成為國內業者不得不面對的途徑。從供應商到顧客面來看兩岸電子產業的競合趨勢,福建與台灣尚存在不小差距,台灣電子產業擁有完整的供應鏈及彈性應變能力,更具備快速切入市場的優勢,然而,削價競爭會導致國內大廠以更低的成本來爭奪市場,電子代工業彼此之間陷入惡性競爭。台灣與福建的電子產業應當優先考量,以價格要素決定產業的佈局與分工,將台灣在生產製程的經驗導入研發與品牌,與海西進行產業垂直分工。筆者認為基於要素條件的分工與大陸廣大市場需求,雙邊的電子產業其實具備更前沿的合作誘因,業者應當掌握西進開拓市場及產業垂直分工的優勢。

機械產業:互補可推上價值鏈的高端

機械產業集中於廈門、泉州、晉江一代,中資企業以廈門工程機械為龍頭,形成產地群聚,而台灣與外資企業合作比與中資企業合資投資汽車產業多,包括東南、戴姆勒等汽車大廠,並以青口一帶為生產基地,形成汽車產業群聚。

兩岸機械業仍受限在精密技術無法突破,日本業者為降低成本,來台灣尋找關鍵零組件的供應商,將台灣現有關鍵零組件技術轉移到海西生產的機台上,間接促成台灣的零組件結合海西區的機台蓬勃發展,不過,機械產業中屬於高精密、高技術的關鍵零組件技術仍由日本業者控制,因此從供應商層面來看,兩岸機械業屬於互補,未來兩岸的機械合作可推上價值鏈的高端,藉由海西區的市場優勢取得相關技術,福建可扮演橋樑功能將彌合台灣與日本在技術上的差距。

福建發展機械產業之優勢在於汽車、船舶、工程機械、農業機械等深具潛力的項目,配合電子資訊業可帶動機械產品需求增加,劣勢則為基礎建設尚不足以支撐機械產業之供應體系。從顧客層面而言,兩岸機械業者是競爭者,福建以低價、低技術門檻、低附加價值的機械產品來進軍全球市場,而台灣業者採取「外包製造、內部組裝」的經營模式,導致衛星工廠利潤下降,兩岸機械業者若在低階產品的競爭中落入價格戰的陷阱,低價競爭將導致台灣業者無利可圖,台灣應當考慮未來與海西地區的機械產業的競合中找尋新定位,放棄原有低技術的機械商品,推進產業升級以回應新的局勢轉變。

雙方在機械產業上游研發、設計方面,台灣具領先地位,至於中下游的相關產品受限成本導向影響,機械下游產品將會是惡性競爭,台灣未來將受到海西地區更多的挑戰。台灣機械產業歷經60餘年的發展,生產、管理及研發等極具競爭力,而海西擁有土地成本低廉,國內業者可發揮橋樑的角色,往產業的價值鏈上游推升,由福建的市場優勢來強化研發精密技術。
機械業者具備彈性的衛星廠的協力關係與調度能力,台灣機械走廊的成功經驗,將來可將中國大陸汽車市場與機械設備需求,與國內汽車、石化、塑膠等產業結合,將低階產品的生產線移往福建。是以,筆者建議應當思考整合及價值的提升,逐步放棄低階產品的生產,朝向高端的精密機械研發與生產,避免未來的惡性競爭,與福建區朝向垂直分工整合。

石化產業:下游石化產品已短兵相接

福建地區海岸線曲折,多為天然良港,港闊水深、不凍不淤,乃創造與發展石化工業基地建設的天然條件。海西石化產業基地集中於湄州及海滄兩大基地,湄州灣泉州港台商石化特區所規劃之發展項目為石油裂解產物,明顯吸引台商投資意願。石化產業分為上、中、下游,下游是勞力密集的終端產品、中游是資本密集的中間產品原料、而上游則是資本密集的原油冶煉。台灣的石化業發展乃由下游逆向上游發展,累積豐富的技術、管理、行銷經驗。反觀中國大陸則是由上游往下游發展,但中下游階段較為遲緩。近年來中國大陸進入世界工廠的發展階段,對於石化產品原料需求旺盛;唯內部需求無法供給而要仰賴進口,兩岸石化產業的互補空間甚大。

福建發展石化業的優勢在於化工原料取得方便,工資水準較為低廉,有利產業群聚;劣勢則為中上游的煉化體系不具規模經濟,交通建設仍不完善。就供應商的層面來看,台灣與福建的石化發展模式迥異,正好形成互補,台灣的石化發展經驗可進一步縮短海西地區的學習曲線。就顧客層面來說,台灣與海西是競爭者,下游石化產品已走向惡性競爭,加上政府仍禁止石化上游赴對岸投資設廠,因此台商在中國大陸難以形成整合性的石化中心,兩岸在上中游石化原料的供給皆不足,下游石化產品已進入激烈競爭。石化中下游的台灣塑膠製品業者,普遍面臨之困境在於小廠林立,因競爭激烈導致利潤薄弱,而福建有龐大且成長迅速的市場,充沛的人力資源與堅實的科技基礎。

從供應商層面來看,台灣在石油煉製、生物製藥等產業較具優勢;福建則是在發展化學原料、塑/橡膠製品等基本化學產業較具優勢,尤其福建的輕紡織工業發達,對於中上游原料需求旺盛。從顧客層面來看,台灣與福建是競爭關係,台灣中上游石化產業已達到飽和,內需市場不足導致下游工廠紛紛外移,石化產品外銷總量迅速減少,上游製造仍以台灣設廠為主,中游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為優先,至中國大陸設廠則以銷售當地市場為主,而下游業者則必須面對與對岸塑膠產品的競爭。筆者認為台灣應當思考避開下游產品惡性競爭,在政策上應鼓勵國內廠商升級、生產高附加價值產品為主,而非繼續生產大量廉價化學品的策略。是以,台灣與福建的石化產業以中上游合作,下游產品避免競爭,以產業升級來因應,可成為未來兩岸石化專區找尋合作空間。

海西已非吳下阿蒙

中國國務院發改委與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所編制的「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中已明確指出:以福建為主體的海西經濟區先行先試政策乃對台政策的一部分,其原則和方向主要是積極探索對台交流合作的新體制機制,加快在對台灣的經貿、投資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但台灣的媒體甚少關注海峽另一端福建的發展,政治上深怕中了閩台一家親的套路。事實上,海西經濟區目前的發展走向主要以福建沿海產業聚集為基礎,打造海西北部(福州、長樂、江陰)及南部(泉州、廈門、漳州)連結,擬採「一區多園」模式營運積極與台灣的區域及產業對接,海西經濟區的發展台灣經濟關聯甚大,只是輿論不太關注,也不太在乎福建經濟總量已超過台灣的事實。2017年福建省人均生產總值8萬2976元人民幣,若按平均匯率計算,福建人均GDP生產總值為1萬2299美元,除了電子、機械、石化等產業之外,海西地區在金融服務業的發展態勢,也逐漸吸引了台灣金融業者及從業人員投入。

台灣與福建在歷史上確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便對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老百姓而言,從台灣到福建沿海地區的船班,最能滿足老百姓出國的感受,至於這個國是否為祖國在所不論。對於海西經濟區的評價,筆者認為台商投資福建地區已超過三十餘年(註2),基於兩岸經濟要素的互補及台灣產業升級的需要,西進中國大陸找尋更寬闊的商機機會,早已成為台灣產業擴張的重要途徑之一,福建與台灣始終有地緣和人親之便,台商擁有較為成熟製造業基礎,搭配海西地區的政策優惠便車,對於電子、石化、機械這三大重點產業發展已具有相當規模。此外,海西經濟區的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斷提高,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不斷提升,而福建在台灣人的考量中,也似乎已從非「首選」慢慢變成「選項」之一。

 

備註: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林士清
現任: 台灣經濟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學歷: 北京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班
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研究所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國際關係組&中國大陸研究學程
經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南臺灣專案辦公室/組長
台灣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一所/兼任助理研究員
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國是會議/諮詢委員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