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期
2017 年 10 月 05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電子報訂閱管理  
 
環評制度已成產業殺手
蔣士棋╱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企業懼怕的,不是高昂的營運成本,而是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如果政府決策經常翻來覆去、決策做成曠日費時、對企業的承諾更會突然反悔,不論再怎麼擺出歡迎企業投資的態度,都不會有多少效果。遺憾的是,台灣現行的環評制度,正是讓企業投資退卻的主要原因。

即將在明年卸下台積電董事長一職的張忠謀,九月底在一場演講中,直接對政府力推的5+2創新產業政策潑了一大盆冷水。他指出,政府的工作就是把基礎建設做好,例如水、電、環保、法令,但民間要發展什麼產業,政府其實不用干涉太多。換句話說,比起種種華而不實的產業願景,這位一手打造出全球半導體代工龍頭的產業老將,更在乎政府願意在基本功上花多少心力。

政府在基本功上花了多少心力,從企業的行為就看得出來。以台灣傳統產業龍頭:台塑企業為例,2008年時,會計帳上的折舊金額超過600億元,但到了2016年,折舊金額已經不足400億元。八年內,台塑的折舊就萎縮了3成(圖1)。

圖1:2008~2016年台塑企業每年折舊金額

資料來源:現代財經論壇「健全環保法制 帶動投資意願」研討會,2017/9/22

台灣政府可曾願意練好基本功?

折舊金額代表了企業使用投資的紀錄。對台塑這樣的大型製造業來說,生產設備需要時時維護與更新,而每當購置新設備時,就必須在使用年限內提列折舊的費用。因此,從企業折舊金額的變化,也可以看出投資的趨勢。很明顯地,過去近10年內節節衰退的折舊,正意味著台塑在台灣的設備投資已經是遇缺不補,甚至不進反退了。

「目前產業在台灣投資,在建廠前需要通過冗長的環評審查程序,完成建廠後,又會受到許可證及區域空汙總量等不確定性甚高的管制,是產業在台灣投資的最大障礙,」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直指,無限上綱的環評制度,已經成為台灣產業發展的殺手。

在台灣,任何企業進行大規模的設廠投資前,都得經過環境影響評估,由14位各領域的專家所組成的審查委員會進行審查,再做出是否准予開發的決定。然而,這套師法美國的制度移植到台灣後,卻衍生出許多意料之外的問題。

圖2:台塑企業總管理處總經理林善志

攝影:蔣士棋

舉例來說,「我們六輕的環評,一做可以做六年!」林善志表示,每當外界一聽到台塑花了六年的時間都還拿不到環評許可,第一時間絕對認為台塑是不顧環境發展,才會有這種結果;但事實上,每一屆的環評委員任期只有兩年,如果這段時間內沒有做出結論,到下一屆就得從頭再來。「每一屆新的委員一上來,就要我們補件,關心的議題跟前一屆也不見得一樣,得要重新準備;幾年下來,我們送出去的資料堆起來都快跟我一樣高了!」

只有兩年任期的環評委員,居然握有投資生殺大權

另一項一直被詬病的,則是環評委員所握有的否決權。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法第14條規定: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於環境影響說明書未經完成審查或評估書未經認可前,不得為開發行為之許可,其經許可者,無效。因此,任何類型、規模與所屬產業的投資開發,真正的主管機關並不是經濟部,而是環評審查委員會。

如此一來,就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環評委員或許具備環境相關的專業,卻未必是產業投資議題的專家;這些專家在進行評估時,勢必無法全面考量開發案在產業、經濟面的效益。其次,如前所述,環評委員有任期限制,14位委員組成的審查委員會,性質與臨時任務編組的專家比較相似,但他們做成的會議結論,卻從「專家意見」升級成「政策決定」,對於制訂產業政策的政府官員,以及實際經營企業的民間業者來說,其實都不公平。

正本溯源之道,林善志認為,應該讓環評制度依照權責相符的原則調整。如果環評委員都是由專家所組成,就應該往專家會議的型式設計,而不是人人皆可參與的公聽會。其次,環評也應該是「諮詢」而非「決策」性質,否則等同於架空政策的制定權。但是最重要的,行政院法規會主委劉文仕認為,是公務員必須勇於任事,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才能順利推展政策。

 

 

作者: 蔣士棋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企管系
經歷: 天下雜誌記者
今周刊記者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