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期
2017 年 6 月 01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電子報 / 電子報訂閱管理  
 
繼Apple Pay之後還有Samsung Pay、Android Pay,
資訊流失守比金流失守更值得重視!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7年3月29日,Apple Pay終於在台灣開通服務,果粉當然相當興奮,除此之外,信用卡公司也對此相當期待,因為萬事達卡和Visa卡可以說是直接受惠。另一方面,於5月初才進行測試的Samsung Pay,也於5月23日在台推出服務。還有Google開發的電子錢包Android Pay,也已於6/1在台投入服務。亞洲矽谷法制長謝穎青指出,在外籍兵團來勢洶洶的時候,台灣的4大票證公司的讀卡機,仍不能互通互容;當我們去看Apple、Samsung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全球的戰略,如果台灣只停留在封鎖自己,只看國內市場,不去考量外界變動對台灣帶來什麼影響的時候,那到了2020年,台灣已經沒有機會站在世界舞台上去跟別人在談下一個世紀會有什麼發展。

在5月中旬台灣科技產業法務經理人協會舉辦的『數位經濟下之共享經濟研討會』中,亞洲矽谷法制長謝穎青分享了他於數位經濟及共享經濟領域之思維。謝穎青認為,分享經濟必須是在一個可靠的電信平台下達成的,沒有這樣的電信平台,再好的創意,再好的服務,也不會在我們生活中實現。今天在台灣,手機的覆蓋率已超過人口數,而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率,已超過83%;手機中內建NFC功能的比例,從去年到今年更是一個大躍進,從40%提升至60%。在未來2年內可以預見,在台灣上市的智慧型手機,有80%會具備NFC的功能。這代表距離無縫接軌,一指完成的行動生活更進一步了。

不過,謝穎青指出,在這樣的電信平台下要達成這樣的生活,還有好幾個障礙需要跨過,其中一個就是「大數據」究竟要由誰來管理?他舉了一個例子:去年Facebook對印度政府作了一個很大膽的提議,就是要在印度建置基礎設施,提供免費無線高速上網服務,但Facebook開出了一個條件,就是這種免費無線高速上網服務只能進接Facebook。印度政府考慮了3個禮拜後毅然拒絕。今年Facebook又找了40個服務提供者,重新對印度政府開出條件,表示除了Facebook外,還可以進接這40個服務提供者,目前印度政府仍在考慮中。

謝穎青就此提出質疑:今天如果場景搬到台灣,我們應該是要接受還是不接受?如果單純以使用者的角度來看,「Why not?」,但是,如果以政府決策者來看,天下最貴的東西就是免費的。謝穎青指出這個問題就要回歸到「大數據」。這些數據如果不分享,就無法創造更高階更普及的服務;這些數據如果只集中在單一服務提供者手上,那這個服務提供者的影響力,便遠遠超過世上任何一個主權政府。最近一期經濟學人就有一篇文章提到,市場獨占和寡占的主要關鍵,在於誰是資料的擁有者、誰能在這些raw data中分析中各別使用者的行為。

謝穎青認為今天台灣政府距離印度政府去思考這件事情的時間點已不遠了。因為今天Apple Pay進來了,雖然很多人認為Apple Pay再怎麼樣也只是Pay,只能作信用卡支付,其他什麼都不能做。但事實上,一個有NFC功能的手機,可以讓iPhone的使用者不只能作信用卡支付而已。原本Apple Pay在美國的設定是只能作小額支付,小額支付依照國際信用卡組織的定義就是單筆消費在100美元以下,就是說如果要刷100美元以上比較有感的消費時,消費者可以繼續保有自己的卡片。但是如果針對一些小額消費,Apple Pay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就是只要拿手機往讀卡機一靠,就可以結束了。像現金交易一樣,無法揭露付款人的身份資料,也不需要先向第三方支付業者提供個人資料或是儲值。

現在在台灣,NFC讀卡機的普及率是40%,原本是希望台灣4大票證公司,包括悠遊卡、一卡通、7-11的icash及遠東集團旗下的HappyCash,可以牢牢掌握住剩下的60%小額支付市場,但現在情況並不是如此。現在悠遊卡發卡量已到5千萬張,已成為本土小額支付的寡占市場,所掌握的市場規模遠大於第二位的icash一半以上。但這些票證公司在外面市場通路上佈置的讀卡機是不願意和其競爭對手分享的,所以消費者在使用這些卡片在進行小額支付時,必須要搞清楚那一台才是對應的刷卡機。

謝穎青表示,當我們的主管機關還在認為Apple Pay只是Pay的時候,市場上已經預言,Apple Pay只要再維持狂燒3個月,就會有人開始願意付錢幫Apple去裝讀卡機,去補足原來60%的缺口。現在台灣iPhone市占率是20%,Android手機是80%,以果粉的鐵杆堅強力量,所帶來對市場的影響,一定會帶動近期登場的Samsung Pay及Android Pay熱潮,這3股外國力量加起來,即很有可能於明年扭轉消費者的習慣,變成外國的3種Pay把台灣4大票證公司擊倒,原因很清楚,因為台灣4大票證公司的讀卡機是不相容也不相通的。但如果你是iPhone的使用者,會很自然的去找到願意接受Apple Pay的店家,到時候Apple Pay就不只是Pay而已,而是會渗透到我們生活中,包括交通票證,也不管是大額或是小額支付。在不久之將來,會看到很多設施的供應商會向Apple靠攏,懇求Apple接納他們成為合作夥伴。謝穎青指出,在這種情況下,先不管金流都流到國外的部分,我們比較擔心的是資訊流,因為所有消費的資料不用再經過手機的SIM卡,而是經過Apple手機中的安全晶片就會出去了。同樣的道理,Samsung Pay也是這樣子就可以獲得消費者資訊,所以在未來不會有什麼「土洋之爭」,只會有韓規跟美規之爭,看我們究竟要靠向那一邊。

謝穎青強調,當我們在談分享經濟的時候,有一件事是不能忽略的,就是「規模」。那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誰去統轄這些龐大及複雜的資訊?究竟這些資訊是要在中華民國內處理還是要到境外去處理?針對這些問題,如果大家仍停留在台灣有幾家電信公司?該選擇那一家電信公司的思考,那表示我們對分享經濟仍然停留在很淺薄的階段,認為「有就好」。

事實上,當我們去看Apple、Samsung的時候,都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全球的戰略,如果台灣只例留在封鎖,只看國內市場,不去考量外界變動對台灣帶來的影響時,那到了2020年,台灣已經沒有機會站在世界舞台上去跟別人在談下一個世紀會有什麼發展。

所以當今年2G頻譜要回收供4G使用,明年3G頻譜也要回收的同時,台灣的電信業者花了那麼多錢去建設系統,應該要好好思考這些系統是誰在使用。這些系統必須要提供服務,但現在看到的是這些系統上的服務斷點處處可見。

謝穎青指出,斷點就是指使用一項服務都要重新登錄、註冊一次,難道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嗎?事實上是可以解決的,特別是看到Apple Pay、Samsung Pay進來台灣之後,相當積極的與票證公司尋求合作,便知道主動權已經握在別人手上。是別人要提供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給消費者一個完美的體驗:從捷運下來換乘高鐵,再從高鐵轉搭計程車,一直下來從訂票到預約,都可以在手機中一指完成。因為手機中已建立了個人的身份識別,這種份身份識別有2種方式可以完成,一種是註冊成Apple iPhone的使用者,然後Apple再發給使用者一個ID,另一種方式就是電信公司依照國際標準Mobile Connect建立起一種電信公司的單一服務,可以稱之為「我的號碼」。

一支手機中有3組辨識碼,而且在申辦手機時,也必須提供雙證件以證明身份。電信公司可以扮演公正的第3方,讓你跟第3方服務業者接觸時,不需要每接觸一次即提供一次資料。憑著手機直接感應,由電信公司協助消費者認證身份,消費者不必再對服務提供者揭露個人資料。而消費者資料根據NCC現在徹底執行的個人資料保護法,會回到用戶端完整保存。這是目前為止看到最好的兼顧安全與便利之解決方案。現在台灣的分享經濟是斷裂式的,消費者必須決定把資料交給那一方。在智慧型手機如此普及的時候,我們是否可以思考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利用智慧型手機彌補斷裂?」。

 

作者: 李淑蓮
現任: 北美智權報主編
學歷: 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半導體科技雜誌(SST-Taiwan)總編輯
CompuTrade International總編輯
日本電波新聞 (Dempa Shinbun) 駐海外記者
日經亞洲電子雜誌 (台灣版) 編輯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