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期
發刊日 : 105 年 7 月 13 日
  智權報總覽   
 
誰還期待大有為政府?企業領袖心聲:最怕政府過度監管!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6.07.13

台灣的政府還停留在「大有為」的集權思維,想盡辦法用各種行政法規緊掐住產業的命脈,深怕一旦鬆綁就成為無法管控的脫韁野馬,結果阻礙台灣成為創新創意發展的天堂。諷刺的是,企業領袖最害怕的敵人不是競爭對手,來自政府的過度監管,才是企業成長最嚴重的威脅!

根據PwC 全球聯盟組織2016年針對全球1,409家企業領袖的調查報告,在企業最擔憂的經營威脅中,有79%的CEO認為「政府過度監管」對企業成長帶來的威脅最嚴重。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暨策略長吳德豐解釋,企業領袖的擔心其來有自,因為政府抱持著陳舊的法規不改,無法趕上科技與經濟發展的速度,扼殺了創新產業的創新與發展;守舊的行政官員或立法者制定了不合時宜的法規,或是因為不立法而限制了變革與創新動能;更有甚者,是政府或主管機關畏懼開放的心態,為了保護特定產業(例如金融及金融周邊產業),而對企業造成各種過度監管的情形,像是台灣第三方支付發展落後就是一例。

表一、CEO認為影響企業創新與經營的主要威脅

排名

項目

1

政府過度規範(79%)

2

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74%)

3

匯率波動(73%)

4

關鍵技術的取得(72%)

5

政府的財政赤字與債務(71%)

資料來源:2016 PwC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

政治大學科技管理與智慧財產研究所教授許牧彥日前在台灣經濟研究院舉辦的「科技資訊分享服務產業政策論壇」中指出,政府的思維應有所改變,過去需要「大有為的政府」,領導產業的發展方向、設定各樣的規則,而產業創新時代政府應轉型為「後勤式領導」(leading from behind),隨時調整提供的服務,為產業創新提供良好的分享平台,讓各種有創意的人在前面衝刺、嘗試各種可能性,除了進行系統性的後勤管理,還要積極清理戰場,與時俱進的修改相關法令以符合產業所需。

因此,產業創新時代最需要學習和改進的就是政府,應該要用做平台、做電商的概念,去設計各項遊戲規則。此一平台應是公開透明,讓所有使用者為自己的利益負擔責任,並且承擔風險。政府不能為了防弊就忽略了興利一樣重要,要能辨明不同產業族群之間的特性和需要,不能因為擔心少數人可能會作弊,就犧牲掉大多數人的利益發展。

政府投資的是「未來的機會」

許牧彥認為,有時大家會期待政府去投資私部門所不敢投資的項目,這並非一個好的建議,其實政府投資的是「未來的機會」,尤其是現在前景還不明,但需要踏出一步才有發展可能的新創產業。政府可以用共同保險的概念,去投資小額的新創機會。但政府在補貼新創產業時,別忘記「記憶過去的信用」,因為許牧彥常參加政府科技專案的審查作業,發現有些廠商每年都拿不同部會的專案補助,卻沒有統一的資料庫去追蹤成效,就連審查委員也無從得知來龍去脈。許牧彥也呼籲,未來經濟都是靠新創在賺錢,政府應該要支持活用智財,在分享經濟的時代,即使是智財都能夠共享,甚至要鼓勵善用智財權的NPE(Non-Practicing Entity,非實施專利事業體),創造民間更多的可能性。

對此吳德豐也有相同的看法,他認為面對典範的轉移,商業模式創新與轉型才是因應的方法。只是很多新創產業的技術團隊都是工程與科技背景出身,對現行智慧產權法規的專業認識不足,無論是智慧財產的移轉或使用,中途加入或退出研究計畫,以及跨國之間的智財轉讓,都很容易衍生課稅上的爭議。政府除了要鼓勵新創企業將智財權管理納入公司治理項目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完善各項智財權的課稅規定,並強化稅務機關對智財權的認識,避免稅務機關只用行政解釋或主觀認定就課稅,以免對新創產業造成不確定的稅務風險。根據2016 PwC全球企業領袖調查報告,全球有七成以上企業領袖都認同「減輕稅務管理負擔」跟「降低稅率」一樣重要,在台灣142家受訪的企業中,「稅負增加」高居台灣企業領袖擔心的經營威脅第二名,僅次於「匯率波動」。

圖一、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暨策略長吳德豐

吳碧娥/攝影

創新商業模式的智財管理政策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智慧資本是企業獲利與競爭力的核心,新創或現存企業紛紛採行不同的激勵措施,目的都是希望留住員工、提高競爭力。「有技術的通常沒有錢,有錢的通常沒技術」,吳德豐提到,「台灣現行的公司法仍奉傳統的資本充實原則為圭臬,常以保護投資人為由,對以智慧產權與技術作價入股的價值認定,仍然充滿疑慮,並設定種種審核上的障礙,因而衍生非技術官僚對技術或創新價值的主觀裁判問題」。

現行法規不利於智識經濟與技術資本的形成,吳德豐建議,雖然目前已有閉鎖型公司法,但他認為不能一味照抄國外制度,只學半套無法解決台灣現有問題,公司法應全面檢修。此外,台灣稅法欠缺彈性,又以五年這麼僵化的標準做為判定繳稅的唯一指標,不利新創事業的成立與發展。為了激勵台灣企業再起,對於強調創意、創新與創業的新創產業,應採取類似新加坡政府的「野蠻式成長」政策,政府只需提供讓企業良性發展的平台及基礎建設,讓新創產業能自由成長與創新,不宜「過度監管」。而政府真正該做的事,是建構有利工商經營的優良租稅環境,吸引投資及國際級高階專業人才進駐,台灣的經濟才能蓬勃發展。

延伸閱讀:面對紅色供應鏈,台灣製造業能倚靠政府嗎?

參考資料:

 

作者: 吳碧娥
現任: 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經歷: 驊訊電子總經理室特助
經濟日報財經組記者
東森購物總經理室經營企劃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readersvc@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