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期
2022 年 05 月 25 日
  北美智權官網 歷期智權報   訂閱北美智權報  
 
CRISPR專利申請之爭議(一)
葉雲卿╱世新大學 智慧財產暨傳播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授
張連成╱陽明交通大學 藥物科學院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CRISPR-Cas9是一項劃時代生物科技術,它是革命性的基因編輯方法,可用於修改生物體的基因組,以精確實現改變基因的理想,可允許刪除現有基因和/或添加新基因。這項技術最早在1987 年,由一位日本科學家在大腸桿菌的基因體發現某一重複DNA(Repeat)小段,而這段序列後來被稱為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規則性間隔重複迴文序列群)。
本文為「CRISPR專利申請之爭議」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將於310期刊出

 
圖片來源 : shutterstock、達志影像

此後,西班牙學者Mojica, F.發現可於P1噬菌體基因中找到特殊的的間隔序列(spacers),這種噬菌體容易感染大腸桿菌(E. coli),但是具有此間隔序列的大腸桿菌卻不會被此噬菌體感染。2000年,研究人員已經發現20種不同微生物均有此重複序列(後稱CRISPR),同時在此序列附近發現CAS基因(CRISPR associated genes)。2005年Mojica, F.發表研究成果,將CRISPR的間隔序列假設為一種細菌適應性的免疫系統(an adaptive immune system),同年一名法國學者Vergnaud, G.則認為CRISPR的間隔序列是細菌曾經對抗噬菌體的記憶。

2007年Horvath, P.等研究人員的研究指出Cas9與製造核酸酶有關。2010年Moineau等人的團隊發現Cas9的運作需要crRNA的引導。2012年立陶宛的Vilnius大學學者Silksnys, V.及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教授Daudna, J.將CRISPR系統複製於試管中[1]。2013年科學家張鋒(Zhang, F.)在哺乳類細胞中用CRISPR系統做基因剪輯。2020年Daudna, J.教授與法國科學家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因開發CRISPR技術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2]

CRISPR/Cas9為一種 RNA 帶領 Cas9 nuclease 對目標基因 DNA 進行修飾的技術,簡言之此項技術就像剪刀一樣,在特定位置切割 DNA。然後科學家可以移除、添加或替換被切割的 DNA(作用機轉如圖1)。

圖1. CRISPR/Cas9作用機轉示意圖

參考資料:The Heroes of CRISPR Cell. 2016 Jan 14;164(1-2):18-28.

此項技術相較於以往的基因修補技術(例如:ZFN & TALEN)而言,具備下列數項優點[3]:

  1. 沒有物種限制、載體構築簡單快速
  2. Cas9辨識DNA效率高,標靶位點設計容易
  3. 毒性低、成功率高
  4. 費用較其他技術便宜

由於有上述優點,使得CRISPR/Cas9技術快速應用於哺乳類細胞中進行基因剪輯,科學家可以在小鼠的體內針對任何有興趣的基因進行修飾,使生命科學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改變,更深入了解基因與健康和疾病的關聯性,有助於發展新的治療方法,將促使基因治療、精準醫療等先進治療方式蓬勃發展與應用,現階段受限於載體與精準傳輸的限制,此項技術優先應用於體外基因編輯,其相關專利佈局日趨重要,相繼引起產官學界關注CRISPR專利申請之爭議。

CRISPR 技術發展之重要事件[4]

根據 2020年IPSTUDY分析資料,全球CRISPR專利[5]有7427 個專利家族中,3078 個涉及治療應用、996 個涉及動物改造、1232 個涉及植物改造和 541 個生物生產。全球已有 1850 多家機構和公司就其 CRISPR 研發提交了至少一專利申請,CRISPR技術的開發已然成型。

然而,對於CRISPR及其功能的發現是基於西班牙阿利坎特(University of Alicante)大學的Francisco Mojica的研究,他在1993年至2005年間進行CRISPR的基礎研究[6]。Mojica 是第一位表徵現在稱為 CRISPR 基因座的研究人員,他與Ruud Jansen共同創造CRISPR此一名詞。後來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菌用以對抗病毒的 CRISPR/Cas9 系統可以作為簡單、靈活的基因組編輯工具。2012年6月Emmanuelle Charpentier與任職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Jennifer Doudna聯合發表一篇論文,充分解釋了 Cas9 如何被引導至其目標,顯示Cas9可以重新編程以選擇任何目標DNA位點。幾個月後,2013 年 1 月,任職於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的張鋒,首次成功地將 CRISPR-Cas9 用於多細胞生物中的基因組編輯。

專利爭議歐美命運大不同

Charpentier與Doudna在2020年也因為在CRISPR/Cas9 系統研究貢獻而獲得諾貝爾獎。然而,在專利戰場上,由於加州大學與MIT大學前後申請CRISPR/Cas9的基礎專利,導致二個專利產生誰是「先發明」的爭議,更由於美國與歐洲法院對於法規有不同解釋,導致同一團隊研發的技術卻因為申請程序的差異,而有不同的命運。

一、美國聯邦法院對於「先發明」之判定

2017年PTAB認定加州大學所有的13/ 842,859專利[7]與MIT名下之 8,697,359專利,[8]二個專利權利並不衝突。PTAB審理結果,認為縱然認定加州大學859專利為先前技術,仍不影響359的進步性,二項專利可同時存在。針對PTAB的決定,而後加州大學至上訴聯邦法院。2018年09月10日,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CAFC)[9]維持2017年美國專利審理暨訴願委員會(PTAB)決定,認為二個專利為不同發明[10]

PTAB審理過程中,比對加州大學與MIT雙方的專利申請內容,發現雙方的專利請求項記載其文字並不相同,但均包含 CRISPR-Cas9 系統和使用系統的方法,雙方有爭議的請求項,其技術特徵與CRISPR-Cas9系統切斷標的DNA分子之使用有關。請求項記載CRISPR-Cas9 系統,包含三個主要部分:(1)"crRNA" (2)“tracrRNA"(3)Cas-9 protein。

主要比對的請求項為,加州大學859號專利第165項請求項,與MIT所申請的359專利請求項第一項,整理如下。前者,請求項之記載,並未限縮使用於原核細胞:­「A method of cleaving a nucleic acid comprising contacting a target DNA molecule having a target sequence」,因此產生第165項的技術內容是否可擴及真核細胞之運用之爭議。而後者,則記載在真核細胞使用:「A method of altering expression of at least one gene product comprising introducing into a eukaryotic cell …」。因此,後者該運用特別限縮於真核細胞之運用。

859專利 claim 165

359專利 claim 1

A method of cleaving a nucleic acid comprising
contacting a target DNA molecule having a target sequence with an engineered and/or non-naturally-occurring Type II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CRISPR associated (Cas) (CRISPR-Cas) system comprising
a) a Cas9 protein; and
b) a single molecule DNA-targeting RNA comprising
i) a targeter-RNA that hybridizes with the target sequence, and
ii) an activator-RNA that hybridizes with the targeter-RNA to form a double-stranded RNA duplex of a protein-binding segment,
wherein the activator-RNA and the targeter-RNA are covalently linked to one another with intervening nucleotides,
wherein the single molecule DNA-targeting RNA forms a complex with the Cas9 protein, whereby the single molecule DNA-targeting RNA targets the target sequence, and the Cas9 protein cleaves the target DNA molecule

A method of altering expression of at least one gene product comprising introducing into a eukaryotic cell containing and expressing a DNA molecule having a target sequence and encoding the gene product an engineered, non-naturally occurring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CRISPR associated (Cas) (CRISPR-Cas) system comprising one or more vectors comprising:
a) a first regulatory element operable in a eukaryotic cell operably linked to at least one nucleotide sequence encoding a CRISPR-Cas system guide RNA that hybridizes with the target sequence, and
b) a second regulatory element operable in a eukaryotic cell operably linked to a nucleotide sequence encoding a Type-II Cas9 protein, wherein components (a) and (b) are located on same or different vectors of the system, whereby the guide RNA targets the target sequence and the Cas9 protein cleaves the DNA molecule, whereby expression of the at least one gene product is altered; and, wherein the Cas9 protein and the guide RNA do not naturally occur together.

2017年PTAB的決定,認為上述二個專利並不衝突。加州大學對此結果上訴。上訴法院審理主要爭點為:PTAB所審酌MIT所提供證據,是否支持加州大學的發明可以在真核細胞實現這件事,欠缺合理期待性?上訴法院依據原來PTAB所審酌證據,認定MIT已經提供實質證據證明,該領域技藝之人由加州大學859專利,無合理期待該專利可以在真核細胞實現。因此該項技術對於359專利並不顯著。

 

備註: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作者: 葉雲卿
現任: 世新大學 智慧財產暨傳播科技法律研究所 教授
學歷: 美國舊金山金門大學 法律博士(SJD)
美國華盛頓大學 法律碩士(LLM)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環境工程所 工程碩士
經歷: 台灣科技大學專利所 助理教授
美國舊金山 Suzan See Law Office法務
美國矽谷 Vivian Lu Law Office法務
台灣建業律師聯合事務所律師
台灣環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產學合作計畫: 美國訴訟管理產學合作計畫
代表著作: 營業秘密刑事責任
中小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制度建置
專利意見書在訴訟上之運用
證照: 律師、台灣專利代理人、環境工程技師、仲裁人、ISO14000管理師

作者: 張連成
現任: 中央研究院 智財技轉處 科長
陽明交通大學藥物科學院藥學系 兼任助理教授
學歷: 陽明大學生物藥學所博士
經歷: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技正、副研究員、科長

 

Facebook 在北美智權報粉絲團上追踪我們       

 





感謝您閱讀「北美智權報」,歡迎分享智權報連結。如果您對北美智權電子報內容有任何建議或欲獲得授權,請洽:Editorial@naipo.com
本電子報所登載之文章皆受著作權保護,未經本公司授權, 請勿轉載!
© 北美智權股份有限公司 & 北美聯合專利商標事務所 版權所有     234新北市永和區福和路389號五樓 TEL:+886-2-8923-7350